全省晚稻大部分处于破口抽穗期,早播晚稻进入齐穗至灌浆期;中稻进入成熟收获期。据近期各县市区田间调查,田间病虫发生复杂,二化螟三四代重叠发生,稻飞虱虫量突增,稻纵卷叶螟部分田块发生严重。
一、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稻飞虱:各市州晚稻田间百丛虫量加平为492头,是去年同期的1.17倍,全省27个县市区百丛虫量超过500头,望城区、澧县、洞口县田间百丛虫量加平过千头,祁东县、望城区高坵百丛虫量达到10000~15000头,田间虫量以褐飞虱为主,约占70%;各市州中稻田间百丛虫量加平为531头,是去年同期的1.31倍,望城区、永定区、慈利县田间百丛虫量过千头。全省中晚稻大发生面积近2.5万亩,主要集中在湘南和湘东局部,部分漏治丘块已出现“黑脚”和“穿孔”现象。
二化螟:田间三四代重叠发生,全省大部分地区处于三代幼虫期,湘南地区陆续进入四代卵孵盛期。各市州晚稻亩平幼虫2400头,全省35个县市区亩平虫量过千头,邵东县、渌口区、汉寿县、常宁市、祁阳县、零陵区亩平虫量超过5000头,邵东县亩平虫量达7950头,安仁县、邵阳县和邵东县严重田块亩平虫量超过3万头;中稻田间残留虫量大,全省中晚稻亩平虫量超过万头面积约2.1万亩,主要在湘中和湘北局部地区。
稻纵卷叶螟:个别县市灯下和田间蛾量高,南县、资阳区、桃江县9月9日单灯诱蛾分别为400头、210头、100头,衡阳县9月9日-15日田间亩平赶蛾2264头。各市州晚稻亩平蛾量为455头,是去年同期的1.24倍;田间幼虫发生不均衡,全省亩平幼虫为2544头,但益阳市亩平幼虫达到5118头,其中沅江市亩平幼虫达10000头,个别严重田块超过4万头;常德市亩平卵量较高,达到12300粒,其中安乡县达17500粒。
二、防治意见
当前部分晚稻田间稻飞虱虫量和卵量增加迅速,二化螟虫量持续处于高位,随着后段中稻收获后残存虫量会迁往晚稻田继续危害,预计晚稻穗期稻飞虱、二化螟极可能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局部地区有重发风险。晚稻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各地植保部门和机构要深刻认识晚稻中后期病虫防控的严峻形势,加密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和警报,结合当前“一喷多促”等措施科学开展防控,做好应急处置,全力打好晚稻重大病虫防控攻坚战,确保晚稻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