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稻重大病虫发生防治周报(2016年第33期)
2016-08-19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201689-16

 

中稻生育期不整齐,当前中稻大部分处于齐穗期,早的处于黄熟期,晚的处于孕穗期至抽穗期;晚稻处于分蘖末期至拔节期。

一、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稻飞虱: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850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9.4%23个监测点灯下仅洪江市810日单灯诱虫1061头、812日单灯诱虫625头,其余监测点均在240头以下,主要是以褐飞虱为主,田间褐飞虱比例一般为2095%。各市州中稻田间平均百蔸虫量一般为160845头,其中湘潭、长沙市略高,分别为845头、675头,全省加平374头(去年同期416头),仅辰溪县平均百蔸超过千头,局部防效较差或漏防田块超过5千头;百蔸短翅型成虫量各市州一般为0.411头,其中邵阳、长沙市较高,分别达11头和10.8头。晚稻田间虫量一般为90416头,加平为274头(去年302头);永州、湘潭、邵阳市短翅型成虫量较高,分别为9.3头、5头和3头,其它市州0.71.7头;百蔸卵量28665粒。

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537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9%。武冈市本周灯下虫量有明显高峰,813-15日单灯日均诱虫214头;湘中新邵县89-10日田间赶蛾分别为1620头和1242头,湘北沅江市89-13日日均赶蛾量为654头。田间蛾、卵、幼虫并存,世代重叠严重。各市州中稻田间亩平蛾量45327头,但长沙市较高达到618头,全省加权平均为208头,是去年同期的2.3倍;亩有幼虫1203489头,加平1824头(去年2273头);卷叶率一般为0.23%。晚稻田间亩平蛾量一般为39302头,永州市达到429头,全省加平15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47%;亩有幼虫3937600头,其中怀化、邵阳、常德市较高,分别为7600头、6294头和5102头,全省加平3678头,比去年同期增加41.2%;亩卵量一般为12010687,但常德市高达37082粒;卷叶率为0.12.5%

二化螟: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16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7%。湘中南、湘北处于三代幼虫为害盛期;湘西二代高龄幼虫期。各市州晚稻亩平幼虫1431104头,但衡阳市和娄底市较高,分别达到4070头和3404头,全省加平1451头,比去年同期增加46%,衡阳、衡南、双峰、邵东等县亩平虫量超过5000头,其中衡阳县超过万头;田间枯鞘株率0.1%2.2%

稻瘟病: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稻叶瘟为83.53万亩(去年100.09万亩)、穗颈瘟为12.83万亩(去年16.14万亩)。稻叶瘟主要在邵阳、郴州、怀化、张家界、自治州、益阳等市州山区、老病区小气候适宜区发生面积较大,各市州中稻一般病叶率为0.12.6%,晚稻一般病叶率为0.22.6%,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同期。中稻穗瘟主要在怀化、邵阳、自治州等市州山区、老病区小气候适宜区感病品种上发生面积较大,各市州一般病穗率为0.10.8%,但永州市和怀化市较高,分别为3.4%2.3%,全省加平1.4%(去年1.4%);白穗率为0. 10.9%

纹枯病: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1548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22.5%。在中稻上已基本稳定,各市州一般病蔸率为10.242.8%,加权平均为23.6%(去年同期31.1%);病株率为3.920.1%,加权平均为9.5%(去年同期13.6%)。晚稻上处于水平流行盛期,田间病蔸率一般为5.220%,加平11.2%(去年同期16.8%),病株率1.56.8%,加平3.3%(去年同期5.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当前发生面积32.99万亩(去年20.83万亩)。在怀化、永州、郴州、长沙、益阳等市中晚稻上发生面积较大,各市州中稻病蔸率一般在0.95.7%;晚稻病蔸率一般在1.14.2%

稻曲病:轻发生,当前发生面积8.6万亩(去年41.6万亩),主要在怀化、永州、衡阳等市中稻上发生,病蔸率一般在1.15%

其它病虫害:大螟在湘潭、衡阳等市晚稻上发生面积较大。

二、防治概况

近期全省大部地区温度较高,有短时强降雨天气,各地抓紧晴好天气进行防治,时间基本定在812-18日对中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进行了防治,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晚稻田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二化螟、稻叶瘟进行了防治,兼治稻蓟马等,防效较好。

三、下阶段发生防控形势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中旬末湘南有一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局地暴雨,下阶段温湿度条件适宜各种水稻病虫的增殖和流行,当前晚稻田间稻飞虱短翅型成虫量较高,且随着中稻的收割,大量成虫会迁入晚稻田间为害,晚稻重发风险大增;稻纵卷叶螟田间蛾、卵量较高,下阶段晚稻田间虫、卵量将上升;三代二化螟田间世代重叠严重,情况复杂,特别是在湘南衡阳和湘中娄底田间虫量高,为害重;纹枯病在中稻上已基本稳定,在晚稻上将急速扩展;稻瘟病在晚稻感病品种上将加快流行;稻曲病在迟播中稻感病品种上流行。全省各级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