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随着收割机轰鸣声渐歇,花垣县吉卫镇吉卫农场社区的最后1组水稻对比示范田完成实打实收测产,标志着该县今年水稻高产模式推广示范工作已结束。
为探索水稻增产新路径,花垣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今年在全县5个乡镇布局7组对比示范田,聚焦“病虫害全程防控+国光稻知优套餐+碧护”高产配方模式。所有示范田均选择品种、肥力、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稻田,在统一做好“病虫害全程防控”基础上,对比“添加高产配方”与“不添加高产配方”的产量差异。测产结果显示,添加“国光稻知优套餐+碧护”的处理区,较未添加的对照区平均增产17.3%,其中麻栗场镇各鱼村示范田更是创下33%的最高增产纪录。
2025年,该县已示范推广该技术1370亩,其中在花垣镇朱朝村、道二村等核心区域主推1050亩。以主推品种泰优390为例,朱朝村3块单产提升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干谷609公斤(国标含水量13.5%),最高亩产干谷更是突破700公斤。
值得关注的是,该县在吉卫镇同步开展的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显示,不开展病虫害防治的稻田,平均亩产仅267公斤,较严格防治区减产51.5%;个别农户因用药不科学,导致稻飞虱“穿孔”,损失率达60%左右。这一数据更凸显“科学防控+高产配方”模式的重要性。
花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病虫害全程防控+国光稻知优套餐+碧护”模式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大力推广。下一步,该县将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通过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措施,让更多农户掌握科学高产技术,推动全县粮食单产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