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县市区植保植检站(机构):
为切实提高红火蚁、稻水象甲疫情监测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遏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扩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贸易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站制定了红火蚁、稻水象甲监测与防控技术指导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2025年7月23日
红火蚁、稻水象甲监测与防控技术指导方案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标本兼治”的防控策略,突出精准施策、绿色防控,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一、红火蚁
(一)发生情况
我省红火蚁发生分布范围涉及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邵阳、郴州、永州等10个市州41个县市区,总发生面积接近10万亩,农区发生面积近70%,以湘南永州、郴州,湘中衡阳、长沙发生较重,对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等造成极大危害影响。
(二)监测预警
重点加强从疫情发生区调运的带土农作物苗木、带土绿化苗木和草坪草等检疫。如发现调出或调入的苗木、花卉、草皮、生产用土壤或介质等物品携带红火蚁时,应当督促指导调出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检疫处理。
1、传入风险区,重点监测调查从红火蚁疫情发生区调入的绿化植被(带土苗木、花卉、草坪等),密切关注周边区域疫情发生动态,结合种苗引进情况和当地气候环境,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发生区和零星发生区,重点监测调查疫情发生区域及周边延伸地带,准确掌握红火蚁的分布范围、发生程度和扩散趋势。监测调查要严格按照《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GB/23626— 2009)有关要求,在气温15℃—34℃(最佳气温为20℃—32℃)时间段开展。
(三)化学防治
以杀灭蚁后为重点,药剂上可选择茚虫威、氟蚁腙为主要成分的饵剂和高效氯氰菊酯为主要成分的粉剂。开展防控时要穿着长袖衣服,戴上手套,穿上胶鞋或者雨靴,并在手套或者鞋上撒上一层滑石粉或者痱子粉,具体操作方法参照《红火蚁化学防控技术规程》(NY/T 2415—2013)。对蚁巢密度较低且分布较分散的,可采用饵剂点施法进行单个蚁巢处理;对蚁巢密度较大、分布普遍,或诱集到工蚁数量较多、分布较普遍的地区,可利用撒播器、无人机等撒施饵剂法开展大面积防治,并及时跟踪、补防。1、主要发生区重点组织实施春秋两季统一防控,选择防控技术成熟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条件适宜的地区通过社区培训、公众宣传提高防控意识,增强社会参与度推广“群防群治”等模式。2、零星发生区精准划定疫点范围,根据区域气候特点探索冬季灌巢等不同铲除方式,达到根除标准的及时验收。3、传入风险区做好药剂储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四)检疫监管
重点加强从疫情发生区调运的带土农作物苗木、带土绿化苗木和草坪草等检疫。大型苗木可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5%吡虫·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将稀释好的药液沿苗木茎部环绕浇灌,使根部完全浸湿或将根部完全浸泡在药液中;盆栽小型苗木、花卉可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1000倍液,45%吡虫·毒死蜱乳油500倍液,按常规进行灌溉;草坪草可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5%吡虫·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泼浇或者喷洒于草皮上,至草皮下部有药液流出时止,防止红火蚁随调运扩散。
二、稻水象甲
(一)发生情况
我省稻水象甲发生覆盖长沙、湘潭、怀化、邵阳、衡阳等10个市州29个县市区。该虫在湖南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稻田附近的山坡、林区、田埂土层或稻草堆中越冬,4月底至5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迁入高峰期,7-8月为第一代成虫羽化期。成虫啃食水稻叶片形成长条白斑,幼虫蛀食根系,导致减产10%-50%,严重时可绝收。
(二)防治技术
可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开展阻截防控。
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清除田边和四周的杂草,建立隔离带,加强稻田管理,选用抗虫品种,达到破坏其越冬场所消灭越冬代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目的。
2.物理防治。利用稻水象甲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集成虫产卵进行诱杀。
3.生物防治。保护青蛙、蜘蛛、鱼类等天敌捕食稻水象甲;在水稻移栽后10天,每亩投放15~20只15日龄鸭苗,利用稻鸭共育降低稻水象甲的为害,同时促进水稻生长;应用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来防治成虫。
4.化学防治。毒土撒施:在育秧返栽田越冬成虫的迁入高峰期和分蘖期至孕穗期幼虫危害较重田块,每亩用噻虫胺、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3kg,与一定量的干细砂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施前保持水层4cm,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成虫防治:成虫迁入高峰危害期,选用醚菊酯、氨虫·噻虫嗪等药剂按照使用标准剂量进行喷雾防治。边际施药:针对水稻移栽初期,实施边际药剂防治,有效阻截和杀灭稻田周边成虫,大幅降低大田药剂防治面积和难度。
(三)检疫措施
严禁从发生区调运未经检疫的种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禁止使用发生区稻草作运输垫铺材料和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