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查询 > 植保技术

湖南持续高温干旱,水稻该如何应对?

2022-08-18 15:08 来源: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作者: 【字体:

一、高温干旱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今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湖南遇连续40余天连续最高气温35℃及以上的晴热高温干旱天气。此时正值湖南再生稻头季成熟再生发苗、一季中稻抽穗扬花灌浆成熟、一季晚稻孕穗期和双季晚稻分蘖盛期等,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分蘖期持续高温干旱会不同程度影响水稻分蘖,最终影响每亩穗数;孕穗期(抽穗前10~15天)连续5天以上日最高气温达33℃以上时,会造成颖花退化和每穗总粒数减少;抽穗前8~10天正值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达37℃时,易导致颖花败育或不孕,严重降低结实率;抽穗扬花期持续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超过37℃,将会导致花粉失活,结实率显著下降;灌浆结实期连续5天以上日最高气温超过37℃,将使灌浆期明显缩短,灌浆速率加快,淀粉排列不紧密,从而导致垩白增大,垩白粒增多,透明度和整精米率降低;同时,还将导致根系早衰、枝梗老化、降低籽粒充实度,秕粒数增加,千粒重降低。

如果高温伴随严重干旱,则会进一步加剧高温对各生长时期水稻的影响,抑制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株干枯死亡。另外由于持续高温,田间病虫草害防控难度加大,一方面是因为白天温度高,喷药后易产生药害伤苗,另一方面除草剂在干旱时会严重影响除草效果。此外缺水状态下还影响肥料的施用,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二、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的主要措施

(一)以水调温,防范高温热害。对处于灌浆结实期的中稻,孕穗至抽穗期的一季晚稻,要保持田间有8~10厘米的水层,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以水调温,以降低田间温度和穗层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午还可以采取喷雾清水降温。同时,可在每天早晚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增强植株耐热耐旱性,减轻或缓解危害,提高花粉活力;对处于分蘖盛期的双季晚稻和发苗期的再生稻,应保持田间浅水层以促分蘖成穗和再生发苗。对于受旱稻田,要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和运输灌溉方式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此外,针对部分地区高温干旱后易发生强对流天气过程,应做好防范暴雨、洪涝、强风等自然灾害的物资和人员准备。

(二)科学施肥,合理控制群体。对处于孕穗期的一季晚稻,看苗情及时施用穗粒肥,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田块要早施,一般每亩尿素5~8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壮秆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对肥力较高、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且披散的田块,增钾严禁补氮,一般每亩施氯化钾7.5~10公斤,壮秆防倒防贪青,提高结实率。

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在头季稻收割前10天左右亩施7~10公斤尿素,防茎秆早衰,促进腋芽萌发,头季稻收获后及时灌水防旱,并亩施5~10公斤尿素作发苗肥;如收割后遇连续高温天气,要根据再生苗高度,及时加深水层,降低田间温度,促进再生发苗。

(三)叶面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对于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或抽穗扬花期的一季晚稻田块,高温过后叶面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对于受高温影响后期结实率特别低的田块,可根据当地温光资源适时割茬蓄留再生稻,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低节位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

(四)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危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情测报,强化抽穗期前后病虫的综合防治。

中稻和一季晚稻重点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的防治。田间有3厘米以上深水有利于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防治稻曲病应重点在水稻破口前6~8天亩用爱苗(30%苯甲·丙环唑乳油)2包,或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40%多菌灵悬浮剂100毫升兑水60斤喷雾。抽穗1/3~1/2时再喷1次;从目前市场反馈情况看,今年的稻飞虱发生偏重,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使用对口农药进行预防与扑杀,尤其是齐穗后,植物生长量大,稻飞虱爆发快,防治需将药打至茎基部为宜。一般情况下久旱必有久雨,因此,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和再生稻要重点做好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和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