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查询 > 植保技术

如何防治水稻秧苗立枯病

2021-04-09 09:04 来源:冷水滩植保植检站 作者:唐建春 【字体:

秧苗立枯病是由于受多种不利环境的因素影响,导致秧苗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被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稻蠕泡菌等乘虚侵入所至的苗期病害。多在湿润秧田、旱育秧和薄膜保护育秧的田块成片发生。

危害症状

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

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成片发生与死亡。

黄枯、青枯: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防治措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从理论上讲,播种密度以300 g/m2 为宜。

3、苗床消毒和管理。播种前,苗盘一定要与厢版紧密结合,同时,播种盖籽后用3%甲霜噁霉灵120倍液喷雾消毒。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4、预防和加强田间管理。在秧苗二叶一心,用3%甲霜噁霉灵100倍液喷雾,预防立枯病。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最好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5、发病初期,迅速用药防治。当秧苗出现发病点时,灌一次跑马水,排水后迅速施药控制,药剂有3%甲霜噁霉灵120倍,烂根死苗净50~80倍液喷雾。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