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寒潮来袭,“冻到发紫”,农业生产怎么办?

2021-11-0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字体:

据中国气象局预计,11月4-7日,我国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过程,这将给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冬天将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

那么今年可能出现的较强寒潮事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多大?当前正值秋收秋种扫尾和冬春蔬菜生产供应的关键时期,应该怎样将寒潮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秋种任务顺利完成、蔬菜等作物生产保持稳定呢?
什么是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是一个气候现象,它主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持续异常的偏低,从判定标准来看,连续三个月偏低0.5摄氏度,就进入了拉尼娜状态,如果连续5个月偏低的话,就形成了一次拉尼娜事件,会对天气气候造成比较重要的影响。

从历史上来看,拉尼娜年份,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比较大,像1951年以来一共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其中有10个冬天我们国家是气温偏低的,有5个偏高,偏冷的概率大概是偏暖的两倍,比如2008年的中等强度的拉尼娜,就造成了南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

从气象监测的情况来看,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拉尼娜状态。预计到12月份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预计今冬气温整体出现一个前暖后冷的态势,冷暖波动幅度比较大。

拉尼娜事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日前,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冬明春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情况。会上,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对此做出了解答。

11月到12月份我国会有阶段性的降温,但是大部地区气温还是总体正常,利于冬麦区抓住最后窗口期抢时播种冬小麦,抢抓冬前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保面积稳定、保安全越冬。天气条件也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的生产,预计蔬菜的上市量会有所增加,有助于平抑市场价格。

气象部门预计,后冬也就是明年1、2月份,冷空气会明显转强,可能会发生阶段性的极端寒潮天气。但专家分析,发生类似于2008年那样的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从冬小麦生产的情况来看,今年北方冬麦区的墒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的热容量,提高小麦的抗寒防冻能力,但部分长势偏弱的晚播麦可能会受到一些冻害的影响。

从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来看,强降雪可能会影响局部地区设施蔬菜的生产,气温偏低也会增大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动物疫病发生传播风险,牧区的雪灾会加重饲草料应急保供的难度,给畜禽安全越冬带来压力。

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寒潮事件,有关部门与广大农民朋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灾害,降低损失呢?

1、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与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沟通会商,分析研判寒潮天气对秋收秋种、蔬菜等作物生产的影响,组织专家制定完善防范预案,明确防范的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时段,并提出防范的具体措施。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通知到生产主体,主动避灾、科学防灾。强化灾情监测调度,及早发现、准确评估,及时报送灾情信息和抗灾工作进展。

2、抓好秋收秋种扫尾。东北地区要抢时做好秋收扫尾工作,防止出现“雪捂粮”,确保颗粒归仓。北方冬麦区要赶在寒潮天气来临前,动员组织机械、人力抢播冬小麦,能早一天是一天。已播地块因地制宜落实好播后镇压、避免土壤悬松造成冻害;已出苗地块适时补肥,提高抗寒能力。

3、搞好蔬菜等作物抗寒防冻。北方设施蔬菜产区,及时加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控温度湿度,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及时清理积雪,有条件的及时补光,促进设施蔬菜生长发育。北方露地蔬菜产区,在寒潮天气来临前,采用无纺布、稻草等覆盖防寒,及时采收成熟蔬菜尽快上市,有条件的就地贮藏。南方露地蔬菜产区,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预防减轻渍涝影响,同时结合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抗逆性。南方水果产区要加快采收进度,因地制宜落实树体覆膜、喷施营养液、果园熏烟等防寒防冻措施。

4、促进产销衔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指导农民适时采收成熟的农产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量,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协作对接,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促销活动,推动产销衔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确保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