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期 | |
| 沅陵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10月15日 |
油菜生产“七分种,三分管”,播种期是控制病虫害的第一个关键窗口期。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有效压低病虫基数,减轻苗期及后期病虫害发生程度,实现油菜高产稳产,现特提出油菜播种期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请各乡(镇)及广大种植户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做好播种前的各项预防工作。
一、播种期主要防控对象与目标
本阶段防控的重点是通过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传播的病虫害,目标是将其控制在发生为害之前。其中土传病害:根肿病、菌核病(土壤中的菌核)、猝倒病;种传病害:霜霉病、黑胚病等;地下害虫:蛴螬(金龟子幼虫)、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苗期害虫:蚜虫、黄曲条跳甲(预防成虫早期迁入为害);杂草:预防看麦娘、早熟禾、繁缕、牛繁缕等禾本科与阔叶杂草。
二、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一)选种和种子处理: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耐)病虫性好的油菜品种,优先选用近5年新选育的优良品种。霜霉病、病毒病发生严重地区推荐选用甘蓝型油菜品种;根肿病重发区可选种华油杂50CR、圣光165R、中油杂636R、华油杂520、邡油135R、华油杂5R、川油101等抗(耐)性品种,可适当推迟播种期。播种前3-5天,用10%盐水选种,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和秕粒,选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预防油菜菌核病,可选用盾壳霉或木霉菌拌种;防治蚜虫或黄曲条跳甲,可选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油菜根肿病发生区或潜在风险区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或多粘芽孢杆菌拌种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二)轮作和土壤处理:条件适宜地区建议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菌源量以及虫源基数,减轻油菜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菌核病重发区,可选用木霉菌等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根肿病常发区可使用石灰氮(氨化钙)进行土壤处理,减少田间菌源量。移栽油菜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消毒杀菌,清除田间杂草并对周围十字花科作物进行喷药防治。免耕轻型栽培油菜,在播前喷施草甘膦防除已出土杂草,播后苗前用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三)精细整地:深耕晒垡,将地表病残体、菌核深埋入土,减少初侵染源。旋耕田块需特别注意深翻。开好“三沟”,做到沟渠相通,雨停田干,创造不利于病菌滋生和害虫越冬的田间环境。
(四)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及四周的秸秆、杂草、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病虫源基数。
(五)科学施肥:推广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避免带菌粪肥入田。根据测土结果,施足基肥,注重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增施磷钾肥和硼肥,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能力。
特别提示:在进行柑橘病虫害药剂防治的同时,请添加内吸型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如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噻虫胺等)兼治柑橘木虱。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