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 |
涟源市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9月17日 |
当前已进入柑橘大实蝇、橘小实蝇虫果处理关键阶段。柑橘大实蝇、橘小实蝇为害的果实常出现 “未熟先黄” 现象,落果后老熟幼虫会出果入土化蛹,成为来年虫源基数的主要来源。虫果处理作为简易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能大幅降低虫源密度,对遏制害虫扩散蔓延、保障柑橘等水果产业安全至关重要。为全面落实防控措施,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严格落实虫果处理措施,切断虫源传播链
(一)把握关键处理时间
自橘园出现少量 “未熟先黄” 虫果及落果开始,至水果采收结束(9 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需定期开展虫果捡拾:常规时期每 7 天 1 次,虫果发生高峰期缩短至 1-2 天 1 次,确保不落漏、不积压。
(二)全面开展虫果捡拾
组织橘农对橘园进行全覆盖巡查,重点捡拾树冠下、杂草丛中所有落果(除柑橘大实蝇、橘小实蝇为害虫果外,同步清理其他病果、虫果,避免交叉污染);同时仔细检查橘树,及时摘除树上已显 “未熟先黄” 症状的虫果,做到 “树上无虫果、地下无落果”。
(三)规范虫果处置方式
捡拾、摘除的虫果需就地规范处理,可选择以下方式:密封闷杀:将虫果装入专用虫果处理袋,扎紧袋口密封,放置 7-10 天至果实完全腐烂后,将烂果深埋入土作肥料(处理袋可清洗后重复使用); 集中处理:将虫果统一收集至专用虫果处理池,加水浸泡灭杀幼虫; 资源化利用:在确保幼虫灭杀的前提下,可将虫果用于喂鱼、喂猪(需经高温发发酵处理,避免虫源扩散)。
二、强化橘小实蝇成虫诱杀,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据监测,今年我市部分橘园小实蝇发生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需针对性加强成虫诱杀: 药剂诱杀:在橘小实蝇发生区域,选用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浓饵剂等高效低毒食诱剂,按说明书稀释后喷施于橘园周边杂草或诱捕装置,诱杀成虫; 物理诱杀:布设带有信息素的粘虫板或诱蝇瓶,放置于橘树行间或橘园周边,定期更换粘虫板、补充诱剂,提升诱杀效果。
三、压实防控责任,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现场指导等方式,广泛宣传虫果处理的重要性及技术要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橘农熟练掌握操作规范; 推行联防联控:以乡镇、村为单位,统筹协调橘园种植户开展区域联防,避免 “单打独斗”,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园,消除防治死角; 强化督导检查:各乡镇农业部门要加强橘园巡查督导,及时发现并纠正防控不到位问题,确保虫果处理、成虫诱杀等措施全面落实,切实降低虫源基数,为来年水果生产安全奠定基础。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4、严防柑橘黄龙病,健康种苗是关键,铲除病株护果园,科学防控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