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宁远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9月16日

晚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当前,晚稻处于孕穗4期至破口抽穗期。据灯下监测:二化螟蛾量自8月下旬至9月7日持续出现,9月8日迅速增加,至14日达到近期高峰11头,后期蛾量仍将持续;稻纵卷叶螟蛾量较小,蛾量趋势二化螟蛾量趋势基本一致;稻飞虱9月7日至14日持续较大虫量,最高56头。

田间二化螟世代重叠严重,存在5龄左右的残留高龄幼虫、初孵幼虫及卵块。9月8日至14日的二化螟蛾子卵孵高峰期(防治适时期)在9月17日至23日,后期蛾量产卵孵化仍将持续,晚稻破口药施用前移,二化螟卵孵期后移,宜兼用杀卵作用的药剂。田间稻飞虱百蔸虫量570头,高的1280头,当前气候条件下稻飞虱繁殖快,晚稻中后期需及时抓好防控,防止出现“塌杆”。纹枯病病蔸率3.2%,病株率7.8%。叶瘟病蔸率2.2%,病株率1.1%。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区域较多,发生程度不一,晚稻中后期发病易造成大幅减产,需高度重视,出现发病中心需立即防控。

防治药剂:

1、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四氯虫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苏云金杆菌等药剂等。

2、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等。

3、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可选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噻呋酰胺、嘧菌酯、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四霉素等。

4、白叶枯病: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中生菌素、春雷多粘菌等(注意酸性药剂与碱性药剂不能混用)。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