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 |
东安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8月04日 |
7月10日以来稻飞虱灯下累计虫量630头(去年同期2582头),稻纵卷叶螟灯下累计虫量78头(去年同期112头),二化螟累计虫量877头(去年同期658头,二代二化螟成虫羽化始盛期7/16日,高峰期7/21日,盛末期7/27日)。7月下旬在五通庙、新屋、山口铺等系统观测区观测以及全县普查。其中,中稻纹枯病病丛率平均10.3%(最高14.0%),病株率平均3.5%(最高5.2%);中稻稻飞虱田间百丛虫量平均526头(最高2600头),其中长翅成虫22头。晚稻稻飞虱百丛虫量平均312头(最高1100头),其中长翅成虫26头;晚稻稻纵卷叶螟成虫田间赶蛾每亩平均54头(最高333头),稻纵卷叶螟幼虫亩虫量平均1200头(最高2000头),卷叶率平均1.0%;晚稻二化螟幼虫亩虫量平均1200头(最高2000头),二化螟枯鞘蔸率平均2.5%(最高8.0%),枯鞘株率平均0.5%(最高1.0%);晚稻纹枯病病丛率平均2.5%(最高4.0%),病株率0.6%(最高1.4%)。未来病虫防控形势不容忽视。请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根据水稻长势长相和病虫发生情况,分类指导农户,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我县水稻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一、防治时间:8月上旬,可根据水稻熟期和长势适当调整施药日期。
二、防治对象:中稻主治纹枯病、稻飞虱,兼治穗颈瘟;晚稻主治二化螟、稻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预防稻纹枯病。
三、防治用药:①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异丙威、吡蚜•烯啶虫胺等,或者选用吡蚜酮、噻嗪酮、噻虫嗪等搭配烯啶虫胺、异丙威等速效农药;②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脲复配阿维菌素或甲维盐,或噻虫•茚虫威等;③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申嗪霉素、井岗霉素等;
四、施药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配方,每亩兑水30公斤,在晴好微风天,避过午时高温。如遇天气不好,可添加农用有机硅喷雾助剂,增加药物的扩展性、粘着性、渗透性,提高药效。
详情询问当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咨询热线4234876。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