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 |
新化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5月16日 |
今年全县大力推广的中安7号、清莲丝苗、韶香100等低镉水稻品种,大部分品种对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曲病等病害的抗(耐)性不强,如大面积连片种植,遇上适宜天气,极易流行暴发,将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确保低镉水稻品种示范推广成功,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安全,各地务必做好低镉水稻品种病害防控工作。
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实施“治虱防矮”、虫病兼治,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白背飞虱防治这个关键,力争在白背飞虱传毒之前将其消灭。
1、药剂浸种或拌种。可选用60%吡虫啉2000倍液或30%噻虫嗪500倍液,浸种12小时后,清水洗后催芽。拌种时先用60%吡虫啉10毫升,兑水稀释成100-150毫升母液,倒入2.5-5公斤(干种子量)已破胸露白的稻种内,充分拌匀即可播种。
2、控害保健栽培。一是推行集中育秧,统一病虫防治管理,培育无病壮秧。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可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m2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阻隔介体传毒,预防病毒病。二是秧苗期施用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促根壮苗,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在重发区,适当加大播种量,合理密植,减少发病机率。四是发现植株矮缩、叶片僵直、叶尖旋转、叶脉有腊泪突起、分蘖伸展角度较宽等症状的秧苗,及时拔除,不准移栽。五是在移栽后20天内进行田间排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再从健康稻丛中掰蘖补缺,或预留备用苗,及时补栽,减少产量损失。六是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发。
3、狠抓秧田期防治。关键是抓好秧田“治虱防矮”,把住前期危害传毒关。在秧苗三叶一心期和移栽前3-5天,选用内吸性防治白背飞虱药剂各喷一次,防治时连同秧田附近的杂草一并施药。
4、严控大田飞虱。在本田初期(移栽或抛栽后15天左右),防治二化螟时用药兼治白背飞虱一次,减少1代带毒成虫的数量,防止病害蔓延;6月中旬白背飞虱2代若虫盛发期做好大面积防控,主要对象田为飞虱虫量较大的早稻田、一季晚稻秧田。6月下旬至7月初,3代白背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对所有重病区早稻本田用药普防1~2次,力争把大量的白背飞虱杀灭在迁移到晚稻禾苗之前。
5、合理选用农药。防治飞虱,对1、2代应选用长持效药剂,如吡蚜酮、噻嗪酮、噻虫嗪等,加兑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病毒抑制剂。对3代飞虱及秧田期飞虱防治应选用速效性药剂防治,如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高含量吡虫啉等药剂。在病害呈大发生态势下适当前移防治时间,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要交替使用农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二、稻瘟病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原则,以山区、老病区和感病品种为重点,分蘖期和抽穗破口期是预防稻瘟病的关键时期,注重预防和控制穗颈瘟。
1、选用抗病品种。推广种植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常发病区尤其要注意更换历年感病品种,推广对稻瘟病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或组合,实行多质源品种布局,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连片、多年种植,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积累。
2、农业防控措施。在播种前用强氯精、咪鲜胺等药剂浸种,可有效减少初侵染来源。加强水稻健身栽培,培育健康秧苗,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重发田及时清除死苗、病株及收割后稻草,避免直接还田,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平衡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过量偏施氮肥或后期重施氮肥,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窑灰),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钾肥,冷浸田还需增施磷肥。
4、科学田水管理。田间要保持湿度适中,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水利条较好的地区,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田,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浅灌,以满足水稻需水要求。当叶瘟、穗颈瘟等发生了,要立即开沟排水,采取干湿交替管理模式。
5、药剂进行控制。在秧苗移栽前2-3天,喷施戊唑醇、嘧菌酯等药剂作送嫁药。在田间初见病斑时,可用三环唑、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药剂进行预防。在病害流行扩展期,可用稻瘟灵、春雷霉素、稻瘟酰胺、吡唑嘧菌酯等药剂进行治疗。已发生过苗(叶)瘟的田块及老病区、山区、丰水区、冷浸田、低洼田、种植感稻瘟病品种田,水稻中后期长势茂密嫩绿田,孕穗中后期至扬花灌浆期遇阴雨高湿(连续5天以上阴雨或相对湿度90%以上)的天气,则须在水稻破口期、抽穗扬花至齐穗期重防一次,预防穗颈瘟。但需注意药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产生抗药性。
三、纹枯病
纹枯病重点抓好分蘖盛期、拔节期和抽穗期防控,遏制病害水平扩展增加病株、垂直扩展加重危害。
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蔸率达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选用井冈霉素、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氟环唑、噻呋酰胺、嘧菌酯、己唑醇、戊唑醇、丙环•咪鲜胺、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药剂防治。
四、稻曲病
稻曲病以常发区和雨雾较多的山区为重点,在中晚稻孕穗末期适时抓好预防控制,提倡一次用药兼治纹枯病、稻瘟病等其它病害。
水稻破口前7-10天(10%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遇适宜发病天气及时施药预防,如有连续多雨天气,7天后第二次施药。药剂可选用氟环唑、丙环唑、戊唑醇、申嗪霉素、丙环•咪鲜胺、苯甲•丙环唑、咪铜•氟环唑、肟菌•戊唑醇等。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