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东安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4月25日 |
由于近年来害虫抗药性水平增高,水稻免耕抛栽、机插机收面积上升,二化螟越冬有效虫源依然较多,由于二化螟深水灭蛹技术的推广,二化螟有效虫源有所减少,但一代二化螟发生依然较重。据查,3月下旬二化螟残留虫量亩平7823头(同比去年减少2367头)。预计今年一代二化螟全县大发生(发生面积19万亩左右),同比去年减轻,个别村镇仍有可能大发生。
03月26日二化螟蛾灯下始见(比去年同期提早14天),截止04月27日灯下蛾量累计106头(同比去年减少198头),04月21日灯下出现第一个发蛾高峰(同比去年推迟6天,与历年齐平),单日单灯蛾量13头(同比去年减少68头),预计第一次卵孵高峰04月29日左右。若5月初天气正常,无低温、无春旱,雨日较多,有利于二化螟的发生为害,不利于田间施药防治。希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田间调查,根据当地水稻长势长相和螟虫发生情况,分类指导,做好防治工作。
1、防治策略:①迟插早稻和中稻,打好“送嫁药”,移栽前2~3天,施药保苗,确保带药移栽。②移栽较早的机插秧和抛秧,大田二化螟枯鞘率3%时,应立即施药防治。③全县大部分乡镇大田施药时间为五月初,偏北乡镇或高寒山区可推迟5至7天施药。④有条件的村镇可以使用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成虫,或者开展生物防治投放赤眼蜂寄生螟卵,减少二化螟有效卵量。
2、防治日期: 05月03日~10日。
3、推荐用药: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等防治,提前3~5天施药的可适当混配氟铃脲等杀卵,推后3~5天施药的可适当混配高浓度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等触杀,发生较轻的可适当选用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进行防治。另外可适当混配吡虫啉等防治白背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还可适当混配肟菌•戊唑醇等预防稻叶瘟。遇雨时可适当添加有机硅等助剂,提高农药利用率。
4、施药方法: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兑水30公斤,在晴好微风天,田间保持浅水,用新型喷雾器喷雾施药,防止农药“跑、冒、滴、漏”,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和农作物药害的发生。
详情询问当地农技站,或咨询热线0746 - 4234876。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