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衡南县植保植检站 2024年04月15日

2024年衡南县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我县病虫鼠害冬后调查基数、耕作制度、作物布局、近年病虫害发生规律、人为因素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将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病虫以“三虫四病”为主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中等偏轻发生;蔬菜病虫、柑桔病虫和农田鼠害中等发生。

一、水稻病虫害

(—)发生趋势

1、二化螟:全年大发生,发生面积138万亩次。

2、稻飞虱:早稻中等偏重发生,中晚稻大发生,发生面积118.5万亩次。

3、稻纵卷叶螟:早稻和一季稻上偏重发生,晚稻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4.3万亩次。

4、纹枯病:全年大发生,发生面积115.5万亩次。

5、稻瘟病:中等发生,老病区和山区的感病品种(组合)在破口期如遇适温多雨天气有可能爆发流行,发生面积4.8万亩次。

6、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局部小区域内有可能严重流行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次。

8、农田害鼠: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5万亩次。

9、其它病虫:稻蓟马在早、中稻生长前期发生较重,胡麻叶斑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赤斑黑沫蝉在常发区发生较重,其他如叶鞘腐败病、大螟、稻蝗、稻苞虫、稻叶蝉、稻蝽蟓等在局部地区会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发生面积18.6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①二化螟冬后基数高于去年:冬后调查有效虫口基数8185头/亩(↑46450头),是去年的0.3倍;

②纹枯病田间菌核残留量大,具备大发生的基数:冬后菌核残留量亩平10.8万粒,最高15.5万粒;

③稻瘟病菌源充足:大量病菌散落田间,冬后抽检,种子平均带菌率为0.45%,同去年持平;

2、耕作制度与栽培特点:

①插花重植严重,有效虫源田多。双季稻区仍有一定面积的一季稻插花种植;全县二化螟加平有效虫源田面积48.5万亩。

②机收面积大,高茬收割普遍,有利二化螟安全越冬。免耕技术的推广,稻草直接还田,有利于上季水稻后期的二化螟直接带入下季水稻大田,增加了水稻二化螟大发生的基数。

③高产、优质杂交或常规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及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的创建,给暴发性病害如稻瘟病、水稻“南黑”和稻曲病等创造了流行的环境。

④重氮轻磷、钾肥现象普遍,导致禾苗生长细嫩,抗性降低,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的流行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发生为害。

3、防治因素:

①高效施药器械的缺乏仍是制约大面积防治的短板。尤其是种植大户普遍存在请工难,不能保证在防治适期内把病虫防治工作搞好的现象,加大了病虫防治压力。

②见虫打药、重虫轻病现象普遍,利于病虫暴发危害。尤其是近年来受两迁害虫偏轻发生影响,种植户易忽视第1、2代二化螟的防治,导致二化螟残留基数大、世代重叠严重,防治工作十分被动。

③二化螟防治对口药剂缺乏,成灾风险高。由于长期、超量使用酰胺类杀虫剂,导致二化螟抗性十分严重,且缺乏新的替代化合物,导致近年来二化螟危害逐年加重,并出现了无药可控的极端局面。

4、气象因素。,二化螟越冬基数大,气象预报4-5月份降水偏多, 7-9月气温偏高,有利于水稻病害的发生和迁飞性害虫的迁入,不利于开展化学防治。

总之,今年我县水稻病虫发生将比较严重,希望各乡镇农技部门高度警觉,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提供病虫害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指导广大农户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把今年的病虫防治工作搞好。对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一是要使用咪鲜胺进行浸种消毒;二是使用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对二化螟,要结合当前备耕,严格落实“三个务必”,彻底控制其发生和危害。

二、草地贪夜蛾

(一)发生趋势:草地贪夜蛾中等偏轻发生,预计迁入时间提早,发生代次增多,但较往年有所减轻。

(二)预测依据: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县定殖,2023年在我县秋玉米上普遍发生。我县春玉米3月份陆续播种,预计春玉米面积将超过2.8万亩,食源充足,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在我县发生。

三、蔬菜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蔬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5万亩次。其中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1万亩次;甜菜夜蛾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豇豆荚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瓜绢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小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次;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菜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8万亩次;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7万亩次;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次;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次;细菌性角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上半年降雨天气多,气温适宜,有利病害发生;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种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造成害虫世代重叠,有利于害虫发生。

2.种植散户多,病虫害种类多,病虫害预测难,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有利于蔬菜病虫种群发展和加重危害。

四、柑桔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柑桔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4万亩次。其中柑桔红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2万亩次;锈壁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次;潜叶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1万亩次;柑桔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8万亩次;蚧壳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木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溃疡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疮痂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冬后病虫基数。冬后调查:柑桔红蜘蛛全县平均百叶成螨69.5头,虫叶率15.8%。去年冬季没清园的橘园亩有木虱成虫365头,木虱株率36%;清园不彻底的橘园亩有木虱成虫12头,木虱株率1.3%。2.我县柑桔种植规模普遍不大,管理粗放,对病虫防治不重视,加重了柑橘病虫害的发生。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3、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4、将病虫草害承包给专业人士(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或植保无人机机手)进行统防统治,就是农药减量。

 

下载app专家诊断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