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 |
沅江市植保植检站 | 2023年06月29日 |
一、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情况
根据调查分析,今年二代二化螟发生复杂,为大发生年。据我站调查及测报灯和性诱剂诱蛾情况:今年二代二化螟第一次发蛾高峰为6月29日左右,预计孵化高峰在7月7日左右,每亩虫量将达到10万条以上。二代二化螟主要集中在再生稻田、一季稻田、一季晚稻田、晚稻秧田、迟熟早稻中危害。
市站经系统赶蛾,我市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第二次发蛾高峰为6月25日左右,每亩蛾量为107头,预计孵化高峰在7月4日左右,每亩虫量将达到2万条以上。稻纵卷叶螟主要集中在再生稻田、迟熟早稻田、一季稻田、一季晚稻田、晚稻秧田中危害。
6月28日在观察区调查,一季稻稻飞虱百蔸虫量为317头。
稻瘟病、稻杆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比较严重,在本次战役中一并兼治。
根据以上情况,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1、主攻对象: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兼治纹枯病(病蔸率达10%以上的稻田)、稻瘟病、稻螟蛉、稻杆潜蝇、粘虫等。
2、防治时间:7月8—12日(5月份播种的一季稻田防治时间靠前)
3、防治对象田:
再生稻田、迟熟早稻田、一季稻田、一季晚稻田、晚稻秧田。
4、防治方法:
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氟铃脲+高含量的阿维菌素或高含量的甲维盐;
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茚虫威。
防治稻飞虱、稻杆潜蝇: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或己唑醇或噻呋酰胺。
已发生稻瘟病的稻田: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或稻瘟灵(此两种药剂鱼虾养殖田不宜使用)。
未发生稻瘟病的老病区及易感稻瘟病品种:可选用三环唑进行预防。
以上每亩均加有机硅1包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双抢期间的病虫转移危害。
1、农业防治措施。早稻收获后对发生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的稻田,其稻草不能作血草还田,应及时挑走稻草并进行爆晒。在翻耕后每亩施石灰30公斤,进行大田消毒。推行低茬收割,降低二化螟残虫量。清洁田园,搞好“三面光”,铲除四周及田垅杂草,减少病虫转移的场所,以减少二化螟虫源。
2、晚稻插后打好保护圈。用30%噻虫嗪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对插后的晚稻大田打一条2-3米的保护圈。
三、晚稻化学除草技术意见
1、直播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
在晚稻直播田的芽期即播种后2—3天内,每亩用35%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0克或30%丙草胺100ml兑水20公斤喷雾。稻种必须催芽长根,严禁哑谷播种,必须泥浆踏谷,厢面平整无积水,施药时田间要有泥皮水,施药后保持厢面湿润。一星期后正常管水。在晚稻直播田3叶后仍有稗草等杂草的每亩用10%噁唑酰草胺100毫升加40%氰氟草酯150毫升加有机硅一包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雾滴要细)。
2、抛秧田、机插秧田和移栽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
抛栽或移栽后1-2天,每亩用35%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20公斤喷雾。厢面平整无积水,施药时田间要有泥皮水,施药后保持厢面湿润。一星期后正常管水。
四、抓好晚稻秧田病虫防治,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1、对晚稻秧田的蓟马、飞虱、叶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的防治: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加氯虫苯甲酰胺加高含量的阿维菌素。10—15天后再防治一次。晚稻移栽时带药下田。
2、对已发生苗叶瘟的秧田: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或稻瘟灵。
注意事项:
1、待禾叶上露水干后施药,建议下午5点后施药。
2、田间有水3—5厘米施药。
3、喷足水量,均匀喷雾。
4、严禁使用“钓鱼竿”施药。
5、喷施敌稗前后10天内不能使用氨基甲酸酯类与有机磷类农药,更不能与之混施。
6、用无人机施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向,以免造成药害,周边有阔叶类作物时要尤其注意。
7、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3、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