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鹤城区植保植检站 2020年04月16日

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我区冬后残留基数, 参照历年病虫发生规律,结合作物种植结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历年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我区农作物主要病虫将中等偏重发生,水稻“两迁”害虫重于本地虫源害虫。

一、影响今年病虫发生趋势的主要因素:

1、气侯因素: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市年平均气温略偏高,气温变幅大,有高温干旱发生。春季平均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多,稳定通过8℃的时间接近常年,在3月中旬,稳定通过11℃的时间接近常年,在3月下旬,春播天气趋势属正常年景,3月下旬有春寒或倒春寒天气发生。预计年总降水量偏多于常年,但时空分布不均,前多后少,汛期(4~9月)总降水量为950~1000mm,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左右,其中4-6月总降水量为620~650mm,7-9月降水量为300~330mm,雨水相对集中在5月中下旬及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雨季结束在7月中旬,雨季结束后有干旱发生,8月干旱较为严重。高温时段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日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4月雨水充足,利于灌水犁翻空闲田和利用降水对二化螟化蛹的自然控灭作用;5、6月份多风雨,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迁入,适宜的环境条件又有利于其繁殖与发生为害,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也利于病害的流行;5-7月是水稻病虫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多雨天气将影响到药剂防治效果。

2、冬后基数:二化螟3月下旬调查冬后残留基数,加权平均每亩有幼虫1846头,比去年多1147头。纹枯病菌核量今年亩菌核量为8.2万粒,菌源量比较充足,具备流行基础。稻瘟病种谷带菌率测定种子带菌率为1.2%。如遇适宜的气候条件,部分感病品种存在暴发流行可能。

3、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 水稻品种多样化,生育期不一,播插期不一,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的重叠危害,延长其发生期。多数优质稻抗病、抗虫能力相对较弱,有利于稻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的发生流行。许多稻田偏施化肥严重,造成禾株贪青徒长,不仅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还导致稻株徒长、抗性降低,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差,易诱发纹枯病等病害的大流行。

4、其他因素:不少农户习惯重复使用单一药剂,随意加大用药量,使天敌数量不断减少、病虫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难度增大。盲目防治的现象依然存在,错过防治适期施药导致防效降低、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增加。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机收稻茬过高,非常利于二化螟取食越冬,二化螟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另外,生产上偏施氮肥、化肥现象仍较普遍,导致禾苗早生快发,生长嫩绿,田间封行早,荫蔽度大,十分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为害和病害的流行。

二、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水稻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全年发生22万亩次,稻飞虱大发生,全年发生28万亩次,7月下旬以前以一二代稻纵卷叶螟和一二代稻飞虱为害最重,7月下旬以后则以褐飞虱为主,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较轻。预测依据为:我区地理位置适宜两虫迁入,历年来迁入批次多、数量大、发生重。从气候条件看,我区今年降水相对集中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这段时间多风雨天气,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与繁殖。今年因受到异常气候的影响,我区中稻栽期较长,生育期不一致,有利害虫迁入的适期长,而迁入高峰期正值中稻苗期至返青分蘖期,稻株软弱适口性好,十分有利害虫繁殖为害。

2、纹枯病:中等发生,全区发生面8万亩。预测依据为:3月上旬调查菌核残留量,平均每亩有8.2万粒,具备发生的菌源基础;今年感病品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且5、6月份雨水充沛,气温适宜,有利该病的前期流行,6月-7月阵雨使田间出现高温高湿环境,易造成该病大流行,同时降雨还影响了施药效果,甚至影响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导致部分稻田纹枯病流行。

3、稻瘟病:叶稻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穗稻瘟在老病区部分感病品种上偏重流行,发生面积约0.8万亩。抗病品种较少,5、6月份雨水偏多,气候适宜,有利叶稻瘟发生;中稻抽穗扬花期正值雨季末期,降雨易引起中早熟品种发生穗瘟。此外,我区分布在山区的稻田,雾露重、湿度大,有利稻瘟流行。

4、二化螟:第一代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第二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越冬幼虫死亡率较低1.2%。3月中旬在观察点调查冬后残留基数,板田平均每亩残留幼虫2624条,绿肥田平均每亩残留幼1546条,春季作物田54条,加权平均每亩有虫1846条。

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全年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我区是白背飞虱重发地,5月中稻秧田期风雨天气频繁,白背飞虱迁入批次多数量大,迁入虫源带毒率高,利于病害传播流行。

6、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病面积2万亩,山区中等偏重发生。今年中稻破口扬花期(7月中旬)处在雨季末期,极易受到稻曲病菌侵染,特别是山区气候环境很适宜稻曲病发生。

7、水稻其他病虫:稻杆潜蝇、稻赤斑沫蝉在山区偏重发生,稻蝽象、负泥虫、稻蓟马、稻象甲等轻发生或中等发生。

8、柑桔病虫:柑桔红蜘蛛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柑桔大实蝇中等发生,发生0.48万亩;锈壁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溃疡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47万亩;柑桔蚧类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

预测依据: 3月上旬调查冬后基数,平均百叶有红蜘蛛成若螨19.3只,百叶有螨卵22.9粒;柑桔大实蝇每平方米残留蛹3.6粒,高的8头。5月中旬至6月下旬风大雨多对溃疡病、树脂病流行有利;雨季结束后进入干旱时间较早,对锈壁虱发生有利。此外,杀螨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桔园化学施用面积大,破坏了桔园生态环境,杀伤了天敌,降低了天敌的控制作用;成年挂果园面积大,树体荫蔽,有利蚜虫、叶甲、粉虱、螨类、潜叶蛾、煤烟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虫的发生、流行。

9、蔬菜病虫:瓜类炭疽病、霜霉病中等偏重发生,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中等到中等偏重发生,大棚蔬菜灰霉病、疫病、软腐病、病毒病中等偏重发生。


公益警示语: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