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洪江市植保植检站 2017年05月11日

及时抓好一代二化螟及秧田病虫防治

发生实况:据我站3月下旬至4月下旬在黔城、江市等乡镇调查,全市有效虫源田加权平均亩有二化螟幼虫5298.5头,高于去年同期103.0%,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蛹,与常年相似。4月21日调查,平均化蛹率20.5%。灯下成虫4月13日始见,比去年迟2天,截至5月10日止,灯下共诱蛾892只,高于去年同期53.5%,当前二化螟正处于羽化产卵盛期。另外,近段时间风雨天气较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子禾”)传毒媒介白背飞虱开始大批迁入我市为害中稻秧田。5月11日调查中稻秧田,二化螟一般亩蛾量50-540头,平均200头/亩,田间有卵260-1670块/亩,平均866.7块/亩;白背飞虱成虫每平方米有0-8头,平均4.1头。

发生预测:根据田间调查、灯下诱虫、近期气象情况和常年发生规律综合分析,预计一代二化螟中等发生,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孵化,盛孵期在5月中、下旬,高海拔山区将延至6月上旬。

防治意见:各乡镇农技站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狠治一代压基数,治好秧田保大田”和“治虱防矮”的防治策略,大力宣传二化螟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在开展化学药剂防治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户在秧田期人工摘除二化螟卵块,压低虫源基数,切实搞好秧田病虫防治工作。

防治时间:5月18-25日;高海拔山区推迟3-5天。

防治对象:二化螟、稻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象甲、稻杆潜蝇、稻瘟病等病虫。

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氟苯虫酰胺、三唑磷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高含量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嘧菌酯、稻瘟灵等药剂。

注意事项:各乡镇农技站应搞好田间调查,根据水稻生育期和海拔高度的不同,结合二化螟在当地实际发生情况,适时开展药剂防治,对发生严重的田块及时开展补火防治。另外,在秧苗移栽前3-5天施好“送嫁药”。

 

 

公益提示语:

1、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推行病虫专业化防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行病虫防治专业化,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