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资阳区植保植检站 2017年04月03日

2017年资阳区 水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治策略

根据主要农作物冬后病虫基数调查,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作物布局、栽培特点和气候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

一、水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属偏重发生年。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化螟、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蓟马中等发生;稻曲病、大螟、稻杆潜蝇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方个别品种发生为害较重;稻象甲、稻螟蛉、胡麻叶斑病、粘虫、叶鞘腐败病、稻粒黑粉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叶蝉、稻蝽蟓等其它病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纹枯病发生早、流行快、面积广、为害重,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迁入发生峰次多、为害范围广、虫量大,稻杆潜蝇发生上升趋势明显,稻螟蛉、粘虫等个别害虫有局部暴发为害的可能。

1、纹枯病:大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次。水稻分蘖末进入发生流行盛期,发生流行速度快、时间长、面积广、为害重。

2、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次。早期迁入峰次多、虫量小,中期上升快、面积广,后期虫量大、为害重,一季稻、晚稻中后期4、5代发生危害严重。

3、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发生峰次多,为害范围广,7、8月发生危害偏重。

4、二化螟:中等发生,重于去年,二、三代为主害代,发生面积40万亩次。

5、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发生为害较重,局部有可能暴发为害。

6、稻蓟马: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主要为害晚稻秧田和中、晚稻苗期。

7、稻曲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以中、晚稻发病为主,局部地区感病品种发生较重,若破口抽穗期降雨频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发生危害。

8、大螟: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发生面积5万亩次。

9、稻杆潜蝇: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发生由杨林坳等山丘区向李昌港、长春等地扩大,为害加重趋势明显。

10、稻象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以早稻秧苗期发生为主。

1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星或局部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次以下。以中晚稻发生为主。

12、其他病虫:稻螟蛉局部地方发生较重,胡麻叶斑病、粘虫、叶鞘腐败病、叶蝉、稻蝽蟓等病虫局部发生或轻发生。

主要依据:

1、病虫基数:据冬后病虫基数调查统计,二化螟每亩加权平均活虫数789.9条,比去年773.9条增加2.1%,平均死亡率8.6%,低于去年的8.8%。纹枯病冬后菌核残留量每亩加权平均14.7万粒,具有充足的菌源基数。稻瘟病、稻曲病历年均有发生,分布广,菌源丰富。

2、气候条件:据气象部门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汛期(4-9月)总降水量略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水相对集中在6月下旬,对早稻稻瘟病的发生为害和迁飞性害虫的迁入繁殖有利。夏季(6~8月)平均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部分地区有秋旱,不利于纵卷叶螟的发生,但有利于后期稻飞虱的发生为害。

3、栽培因素:一季稻分布面广、间花种植,且播插期和生育期不一致,有利于害虫的转移和繁殖。湘早籼6号、24号、早优143等短粒型稻瘟病易感品种种植面积仍占一定比例,我区常年相对抗性较强的品种湘早籼45号、黄华占丧失,已成为极易感稻瘟病的品种,目前稻瘟病抗性较好的品种较少,易感品种比例高,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有利。但中早25的大面积推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稻瘟病发生面积。易感稻曲病的两系杂交稻及湘晚籼16号、黄花粘等晚稻易感品种破口抽穗阶段,很可能与秋雨时间段吻合,有利于稻曲病等病菌的入侵感染。优质高产型水稻品种抗性相对较低,且中后期禾苗浓密、田间郁蔽,易形成温湿条件适宜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

4、其他原因:病虫发生为害复杂多变,主要防治药剂连续使用导致病虫抗药性明显,防治难度加大。但药剂质量的普遍提高,新型高效药剂的大面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的全面推进,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的普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示范推广、植保先进施药器械的更新换代、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完善,大大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加上病虫害精准预测预报、科学会商决策、技术服务指导及防治督查落实,提高了整体病虫防治技术水平,能够确保病虫防治效果。

二、防治策略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降低成本、减少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的,搞好2017年我区水稻病虫防治。

1、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统防统治融合绿色防控示范,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雾喷杆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全面提高我区病虫防治整体水平。

2、对二化螟等我地越冬害虫抓好第一代的防治,控制基数;对迁飞性害虫,准确掌握迁飞动态和繁殖情况,抓住低龄幼虫(若虫)高峰期防治;对稻飞虱等暴发性害虫采用压前控后,减轻后期防治压力,防止5、6代暴发的策略;对纵卷叶螟等叶面害虫,根据不同时期的发生量,确定防治战役,重点抓好倒三叶的保护,适当减少苗期防治次数;对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密切关注各感染关键时期气候形势,认真搞好预防,及时搞好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对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预防,从中晚稻3叶期起开始彻底杀灭白背飞虱,防止其带病传播。

3、药剂上,全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减少农药制剂用量,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环境。主要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氟酰胺、、吡蚜酮,高含量吡虫啉、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春雷霉素等药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和菊脂类农药。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