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洞口县植保站 2017年07月03日

认真做好以“两迁害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6月24-7月1日,出现了一场大到暴雨,降雨大,持续时间长,据气象部门统计连续7天总降雨量达156.5毫米,“两迁”害虫大量迁入,灯下虫量成倍增加,田间虫情复杂(卵与低、中、高龄幼虫、成虫并存),发生量不平衡,我县将出现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面积广、发生量大、为害重的局面。

据我站7月2-3日在、又兰、竹市、醪田等乡镇调查:稻纵卷叶螟:从6月24日至7月1日,随着降雨陆续迁入,并与本地虫源混合发生,发蛾峰次多、时间长,分布不均衡。每亩有蛾500只—700只,高丘为1600只,幼虫8400条/亩(高龄虫占15.5%、中龄30.2%、低龄54.3%),卵量为8000—8200粒/亩,卵量达2万—2.6万粒/亩。稻飞虱:一季稻田发生量大,一般有若虫900-2300只/百蔸,高丘达4000只/百蔸以上,大部分处在中、低龄若虫期,成虫80-120只/百蔸,并出短翅型成虫,1-2只/百蔸;为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20万亩以上。二化螟:据7月3日发育进度调查,共剥查二化螟幼虫(蛹)51条,1-3级蛹12条占23.5%、预蛹6条占11.7%、6龄幼虫9条占17.6%、4-5龄虫9条占17.6%、预计化蛹高峰为6月28-7月2日,成虫羽化高峰为7月5-9日,产卵高峰7月8-11日,孵化高峰为7月12-16日;1、2龄幼虫高峰期出现在15-20日,田间残留量调查:早稻亩虫量为1300条、中稻为1280条,预计第二代为偏重发生。稻水象甲:第一代幼虫于6月下旬后陆续结茧化蛹,7月中旬成虫会迁入晚稻秧田为害。纹枯病:在早稻上扩展迅速,病蔸率、病株率分别由12.0%、2.5%上升至24.6%、11.4%;一季稻纹枯病已于6月10日始见,现一类苗病蔸、病株率分别为21.8%、3.7%。稻瘟病:早稻病蔸率、病株率分别5.1%、3.2%,白穗3.8-10.2%;一季稻4.7%、6.1%,大部分优质稻品种感病,少量丘块已“坐蔸”死苗,主要感病品种有:黄华占、Y两优8818、Y两优3218、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918、深两优5814、陵两优942等;虽则部分进行一次防治,由于雨日多,防治效果很不理想。鉴于“两迁”害虫处于大发生态势,各乡镇(管理区)农技站人员要深入田间调查,及时分类指导,并选择晴好天气抓紧防治。

防治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抓大放小,攻主峰,兼顾其它的策略。

1、防治对象:一季稻、迟熟早稻田、晚稻秧田:迟熟早稻、一季稻主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穗颈稻瘟病,兼治二化螟、细菌性病害(淹水区)等;晚稻秧田主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兼治纹枯病、二化螟、细菌性病害(淹水区)、稻水象甲(稻水象甲发生区域)等,

2、防治时间:7月6-10日(稻纵量大要靠前防治,二化螟残留基数大的区域可靠后防治)。

3、对口农药:

①防治稻飞虱用药:40%、80%烯啶·吡蚜酮(漂落、满典、粮人、扫飞、)或30%噻虫嗪等。

②防治稻纵、二化螟用药:丁虫腈、氯虫苯甲酰胺(优福宽、康宽等)宽润(甲维盐)、阿维菌素。

③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用药:拿敌稳、吡唑醚菌酯、壮谷动力、好力克、瘟格新、已唑醇等,可任选其中一种,用量按说明使用

④防治稻水象甲:吡虫啉加丁虫腈,应适当加大用药剂量。

注:因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爆发,同时二化螟发生时间比常年推迟,建议亩加入丁虫腈以控制二化螟,或适量杀虫双、5%甲维盐(锐喜)或毒死蜱或有机硅以增强药效;对飞虱量较大的晚稻秧田应加入宁南霉素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由于虫量大,阴雨天多,防治效果差的丘块,注意进行补火防治。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