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麻阳县植保植检站 2017年04月10日

麻阳县2017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对水稻病虫越冬基数调查,参考历年病虫发生规律及今年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年,发生期、发生量较上年相当,预计全年各种病虫发生面积153万亩次。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稻飞虱: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0万亩次。两种稻飞虱世代重叠混合发生,分蘖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中后期以褐飞虱为主。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次,以迁飞1代,2、3代危害较重。

螟虫:二化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4万亩次。主要以第1代于中稻移栽至分蘖前后为害较重,2、3代点片偏轻发生。大螟在局部呈点片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稻蓟马: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万亩次,主要在秧田及分蘖前期危害。

纹枯病: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18万亩次。一般6月下旬开始流行发病,7月中旬进入流行盛期。

稻瘟病:中等流行,预计发生面积3.5万亩次,主要在老病区及部分易感病品种上发生。

稻曲病:偏轻流行,预计发生面积4.4万亩次,在老病区及部分易感病品种上发生为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潜在流行的风险,主要在前期白背飞虱防治不及时的中稻田,呈点片零星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万亩次。

其他病虫:稻杆潜蝇、稻象甲、赤斑黑沫蝉、稻蝽象、稻苞虫、细菌性褐条病、叶鞘腐败病等轻发生,稻蓟马、稻象甲、赤枯病等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2.9万亩次。

二、主要预测依据

1、越冬基数:据调查,二化螟有效虫源田冬后残留基数,全县有效虫源田加权平均活虫数968.69头/亩,死亡率2.3%,分别较上年同期少43.2%和4.4个百分点。纹枯病菌核残留量10.1万粒/亩,较上年相当。

2、气候条件:据县气象部门预测, 2017年4~9月平均降水量偏多1~2成,平均总降水量为1000mm左右。雨水集中期(或相对集中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初。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8月中旬至下旬可能出现明显的高温时段,最高气温将会达到39℃左右。雨水集中期,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繁殖与发生危害,以及利于叶稻瘟病的流行发生。后期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有利于稻飞虱暴发和纹枯病流行。5-7月集中降雨期或将引发生短时洪涝,容易突发细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3、品种布局及耕作栽培:当前水稻品种多样,播插期、熟期参差不齐,极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辗转为害。并且高秆、耐肥品种多,田间荫蔽,以及优质稻试栽种面积增加,稻瘟病、纹枯病流行发生几率大。

4、防治因素。主要是防治药剂质量与防效参差不齐,尤其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药剂缺乏针对性,防治效果不理想。其次是防治技术和防治意识欠缺,防治不及时,施药水量不足。加之虫害世代重叠,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隐蔽性强等因素,容易造成病虫害暴发流行和猖獗为害。

三、防治意见

1、加强指导,提高认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提高广大农民的防治水平,尤其是提高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重大病虫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科学用药,提高防效。坚持防治效果与确保粮食安全并重的原则,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配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

3、统防统治,节本增效。坚持绿色防控与应急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药肥减量技术,提高控害效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

 

公益提示语: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推行病虫专业化防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