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安化县植保植检站 | 2017年07月20日 |
目前,茶叶已成为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茶园种植面积达31万亩。由于安化地形地貌多样,海拔落差大,各茶叶生产园区的病虫害因局部小气候与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其病虫害发生种类与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安化县植保植检站调查监测,我县茶叶病虫害发生特点为“虫害突出,病害较轻;主要害虫发生严重,次要害虫间隙发生”。主要虫害有:茶蚜虫、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茶丽纹象甲、白粉虱、斜纹夜蛾、茶橙瘿螨、铜绿丽金龟、白蛾蜡蝉等。主要病害有:茶饼病、炭疽病、云纹叶枯病、褐色叶斑病、圆赤星病、白星病、膏药病等。抓好茶叶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为了确保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通知如下:
1、推广农业措施控害技术。推广槠叶齐、云台山大叶种、安茗早等无性系抗病虫良种;应用起垄栽培,合理修剪,改善茶园的通风透气与采光环境来抑制病害的发生;适时中耕除草,消除茶尺蠖、茶毛虫、金龟甲、天牛等害虫虫蛹;控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适时分批采摘,清除分布在嫩梢上的茶小绿叶蝉、叶螨类害虫和防控部分芽叶病害等。
2、推广种养结合的生物防控技术。每亩茶园套种25-30株桂花、板栗、紫穗槐等蜜源植物以及间作红花草籽、三叶草、茶肥一号等绿肥,为瓢虫、草蛉、狼蛛等天敌和有益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诱集小绿叶蝉寄生蜂等,充分利用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自然抑制作用,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果。同时推行茶园饲养鸡、鸭、鹅等家禽,起到疏松土壤,清除杂草,提高肥力,减少害虫基数的作用。
3、推广运用杀虫灯与色板+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每20-30亩茶园安装一盏杀虫灯,灯离地面1.5-1.7米,从4月下旬至10月底,每日20 时至24时开灯诱杀茶尺蠖、茶毛虫、丽纹象甲、小绿叶蝉等害虫的成虫,第二天收集并集中处理。同时,利用害虫趋色、趋味的特性,于5月上旬在茶蓬面插上黄色与绿色诱虫板和安装专用性诱剂诱芯,每亩茶园挂色板25~30 片,位置距茶丛顶端高10-12cm,并按3:1的比例配置安装专用性诱剂诱芯诱杀茶树害虫。
4、合理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和生物制剂农药。推广交替使用高效、安全、低毒环境友好型的植物源、矿物源、生物制剂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如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素、大黄素甲醚等植物源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矿物油等矿物源农药;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农药,以减轻茶叶病虫害的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