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新晃侗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 2017年04月11日

2017年玉米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测预报

根据今年冬后病虫残留基数,结合我县玉米种植结构特点、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历年玉米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对我县今年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发生趋势

今年全县预计种植玉米8.3万亩。预计玉米螟全县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11万亩次(1代7.5万亩,2代3.5万亩);桃蛀螟偏轻发生,发生4万亩次;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发生4.5万亩;玉米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锈病都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5万亩、2.5万亩、3万亩和4万亩。其他的诸如地老虎、玉米粘虫和玉米褐斑病等病虫都是轻发生,分别发生0.5万亩次、2.5万亩次、2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冬后基数:去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为7.7万亩,玉米螟的有效虫源田比较充足;我站3月17日-21日到方家屯、兴隆、扶罗、凉伞等地的玉米地中共调查了1500余秆玉米秸秆,平均残留基数为25.2头/百秆,较上年增加了12%、较历年平均数增加了23.4%,具备了中等至偏重发生的虫源基础。

2.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 玉米种植的品种多样化,生育期不一、播种期不一,“插花”种植现象普遍,桥梁土块多,利于玉米螟、桃蛀螟、蚜虫等病虫的辗转危害、发生期延长。部分玉米田块土块偏施化肥,造成植株贪青徒长,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同时由于长势好,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利于玉米纹枯病的流行。生育期长、播种期较迟的品种玉米大、小斑病发生重于生育期短、种植期较早的品种。

3.气候因素:据气象部门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底为暖冬,17.7℃的平均温度为有气象资料以来最高值,对病虫越冬较为有利; 2017年汛期(4-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偏多1-2成,气温适宜、降水适量,这样的天气有利于玉米主要病虫发生。

4.防治因素:广大农户对玉米病虫防治意识不浓,只有少数农户开展相关防治。同时,多数农户没有对纹枯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危害引起重视,基本没有对这些病害开展防治,导致玉米病虫害的损失增加。另外就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桃蛀螟开始大量转移到玉米地与二代玉米螟混合为害,此时玉米已封行难于进行有效防治,使得为害程度加重,造成一定的损失。

 

公益警示语: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药使用零增长,节本增效生态好。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