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东安县植保植检站 2017年03月22日

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全年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去冬今春田间调查,结合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气候、备肥等因素以及历年有害生物发生实况分析,今年我县农作物主要有害生物发生综合程度为中等发生,部分病虫偏重发生。

一、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及播面:

水稻播面86.5万亩,其中优质稻66.0万亩,早稻42.0万亩,中稻2.0万亩,晚稻42.5万亩,机插8.0万亩,抛栽36.0万亩,移栽42.5万亩;

其它农作物播面81.97万亩,其中春玉米9.0万亩,油菜10.0万亩,蔬菜27.0万亩,柑橘12.77万亩,中药材1.3万亩,烟草0.9万亩,其它21.0万亩。

二、水稻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

1、纹枯病:全年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66~78万亩左右,略大于去年。其中早稻32万亩左右,中稻2万亩左右,晚稻38万亩左右。

2、稻瘟病:全年偏轻或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2万亩左右。其中稻叶瘟偏轻发生或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左右,稻穗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左右。

3、稻曲病:全年中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0~14万亩左右。主要发生在中、晚稻的优质稻品种,同比往年具上升趋势。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年偏轻或中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4~8万亩左右,受白背飞虱带毒率和迁入量影响极大。其中早稻发生程度轻、发生面积比率少、损失轻,中稻发生程度重、发生面积比率大、损失重,晚稻发生程度轻、发生面积比率大、损失轻。

5、细菌性条斑病:全年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5~1.5万亩左右,分蘖期至穗期如遇洪水、热带风暴,或者种子带菌率较高,发生确定性会增高,面积会增大,一般偏重于中、晚稻。

6、二化螟:全年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54~66万亩次左右。全年一般发生3~4代,其中一代二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24~26万亩左右,重于历年,局部乡镇(南桥、鹿马桥、端桥铺等)超大发生。

7、稻纵卷叶螟:全年中等或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20万亩次左右,全年一般发生4~5代。

8、稻飞虱:全年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20万亩次左右。全年一般发生5~6代,其中早稻54万亩次左右,中稻6万亩次左右,晚稻60万亩次左右。受热带风暴和温度影响较大,如“盛夏不热,晚秋不凉”易大发生。

三、春玉米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

1、玉米螟:偏重发生,全县3.5万亩次左右,主要集中在花桥、南桥、大盛、新圩江、水岭等乡镇。

2、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全县3.0万亩次左右。

3、玉米纹枯病:偏轻发生,全县4.0万亩左右。

4、玉米大小叶斑病:轻发生,全县1.0万亩左右。

四、柑桔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

1、柑橘螨害:

柑橘红蜘蛛,全年中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4.0万亩次左右;

柑橘锈壁虱,全年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8万亩次;

2、柑橘虫害:

柑橘蚧类,全年中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6万亩次;

柑橘粉虱类,全年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6万亩次;

柑橘潜叶蛾,全年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5万亩次;

柑橘花蕾蛆,全年中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0万亩次。

3、柑橘一般性病害:

柑橘炭疽病,全年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4万亩;

柑橘疮痂病,全年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4万亩。

4、柑橘检疫性病害:

柑橘溃疡病,全年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4万亩;

柑橘黄龙病,全年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1万亩。

五、其它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

1、鼠害:全年中等或偏重发生,120.0万亩次。

2、草害:全年中等发生,120.0万亩次。

3、福寿螺:全年中等偏重,10.0万亩。

备注:不排除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少数病虫在局部地区大发生、大流行的可能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以短期预报为准,长期预报仅供参考。

六、主要预测依据

1、残留基数

①据我站3月份在官田水稻观测区、各乡镇水稻观测点调查:

二化螟每亩越冬虫量一般在4500~60880头之间,最高150500头(鹿马桥镇),加权平均14054.1头(同比去年2657.1头增加4.3倍),死亡率10.57%(去年同期死亡率2.1%),虫口基数各乡镇高低不一、分布不匀,具备大发生基数(5级);

纹枯病每亩菌核量一般在3.9~8.6万粒之间,加权平均7.9万粒(去年同期8.2万粒),仍具备大发生(5级)基数;

稻瘟病稻草带菌率0.44%(去年同期0.35%),谷粒带菌率为0.50%(去年同期0.41%),病原物积累略高于去年,虽然感病品种比率、感病品种面积会小幅上升,但若水稻破口前7天和齐穗期湿度条件不够,则不具备大发生条件,预计大部分地区偏轻发生或中等发生;

室外盗食率21%~69%,均值45%(较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农田捕获率2.3%~6.4%,均值4.5%(较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 ,农舍捕获率1.5%~4.1%,均值2.8%与上年齐平,参考历年近似数据,具备中等发生基数,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②据我站2月下旬在大庙口、紫溪等柑桔主栽区观测点调查:

柑橘红蜘蛛平均百叶有蛛115头(去年同期57头),平均百叶有卵0只(去年同期0只),平均有虫叶率18.0%(去年同期20.0%),虫口基数去年同期略齐平;

柑橘黑刺粉虱平均百叶有虫12.0头(去年同期40.0头),有虫叶率5.1%(去年同期4.8%),虫口基数低于去年同期;

③据我站3月中旬在新圩江、花桥等玉米主栽区调查:

玉米螟百秆活幼虫81.1头(去年同期79.2头),死亡率1.41%(去年同期0.97%),具备偏重发生基数。平均化蛹率5.11%(去年同期4.85%),发育进度略早于去年,成虫羽化高峰预计提早1天左右。

④据我站观测区测报灯3月下旬数据:

去年白背飞虱灯下02/25见虫。

去年褐飞虱灯下03/01见虫。

去年二化螟成虫灯下03/21见虫。

2、耕作制度

①水稻机收面积上升,二化螟有效虫源面积上升。

②一季稻面积上升,早、中、晚插花种植,品种多而杂,播期长,生育期不一致,有利于害虫辗转危害,加大控防难度。

3、栽培特点

①单、双季稻混栽,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品种为主,早稻抛秧、机插秧面积大,移栽早,密度高,长势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且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于“两迁”害虫、水稻螟虫等辗转为害。

②晚稻免耕移栽及秸秆还田面积加大,导致晚稻田病源多,加重发病程度。机收面积大、残留稻桩高,粗秆品种比例高,有利于水稻螟虫的越冬、繁殖和发生为害。

③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品种抗性较差,极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预计今年稻瘟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70余万亩,感病品种比率85%左右,如遇适宜气候条件,稻瘟病在局部地区、部分感病品种上极有可能爆发成灾。

④近年新开桔园品种调整,以加工蜜橘和早熟蜜橘为主,椪柑和甜橙淡出,有利于抑制柑桔溃疡病、黄龙病等检疫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⑤柑桔园生草栽培面积也逐年扩大,有利于柑桔有益生物的越夏和繁殖,可减轻病虫的发生为害。

⑥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秸秆还田、密植等耕作措施的大面积推广,不仅有利于种群持续积累,也为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境。

4、气象因素:

据监测,“两迁”害虫2016年秋季回迁虫量偏少,比上年减少46%。2016年冬季,华南、江南大部稻区气温偏高,对“两迁”害虫越冬总体有利;2017年春季,雷州半岛、海南、广西西部和西南南部降水偏多、气温略偏低,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发生为害;

5、农药化肥:

①复配农药多掺杂使用菊酯类农药,一是害虫易产生交互抗性,二是天敌生存受到抑制。

②近年来防治柑桔红蜘蛛的农药品种多以哒螨灵和阿维菌素为主要成份,加上个别地方农户滥用菊脂类农药和有机磷农药,且用药次数增多,导致害螨抗药性增强,危害日趋猖獗,防治难度增加。

③水稻螟虫对三唑磷,褐飞虱对吡虫啉,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毒死蜱等对口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性,以及锐劲特、甲胺磷等农药的退出,水稻害虫的防治难度增加,虽然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等新型农药的推广会有所缓解,但是主打农药的连续使用,加快了病虫害抗药性种群的压力选择。

④柑桔园有机肥料施用量逐年减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且偏施氮肥,对柑桔病虫发生有利。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