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 |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2025年09月16日 |
一、发生情况
1.稻飞虱:入秋以来持续高温高湿,“晚秋不凉”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褐飞虱的增殖为害。据近期调查,一季稻和晚稻田稻飞虱虫量增长迅速,以褐飞虱为主,全市晚稻百蔸成若虫452头,其中长翅81头,短翅69头。望城百蔸成若虫1624头,最高丘达12000头。随着“两迁害虫”大量回迁,田间小气候适宜,田间短翅成虫多,增殖快,极易暴发,如防控不力,将会出现“穿孔、冒顶”现象,造成大幅减产,发生形势非常严峻。
2.二化螟:9月11日起灯下蛾量持续处于高位,三代残虫亩均虫量1582条,高丘达8010条,低龄、高龄幼虫,蛹混合发生,世代重叠严重,发育进度极不整齐。三代二化螟9月中旬陆续进入盛蛾期,四代二化螟即将进入危害盛期,预计四代二化螟为害水稻时间较长,且高温干旱不利于防治,极有可能爆发成灾。
二、防治意见
目前晚稻大多处于抽穗扬花期,田间荫蔽度高,加上我市天气干旱,无水田块多,且稻飞虱、二化螟田间虫龄结构复杂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
各区县市植保植检站以及种植户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深入田间地头,准确掌握稻飞虱、二化螟发生动态,要结合秋粮“一喷多促”工作,紧抓防治窗口期和晴好天气,选择合适对路药剂及时防治。已开展“一喷多促”作业的,不可大意,施药后要持续进行跟踪调查,并视虫情补防。
1.防治时间:9月中下旬,根据虫情进行应急防控。
2.防治药剂:防治稻飞虱选用10%三氟苯嘧啶、10%烯啶虫胺、20%氟啶虫酰胺或80%烯啶·吡蚜酮等,无水的稻田可用敌敌畏拌毒土防治。防治二化螟选用高含量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甲维·茚虫威、虫螨腈、氟铃脲等复配制剂。
三、注意事项
1.施药时,要求背负式喷雾器每亩用足药水45—60升,无人机飞防每亩用足药水4升以上,对准稻株中下部喷雾,保证将水稻中、下部打透。
2.施药后稻田保持水层3—5厘米,保水5天,以提高防效,6小时遇雨及时补治。
3.避免高温施药,选择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细点均匀喷雾,施药人员需做好安全防护。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