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长沙县:绿色技术破解虫害难题,推动茶产业增效

2025-04-09 来源: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字体:

“茶角胸叶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时期,其中幼虫和蛹位于茶园土壤中,成虫出土后将茶叶叶片咬出了一连串的洞,对成虫出土时期的监测极为重要……”近日,在长沙县金井镇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兴农样板基地,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岳麓山实验室茶树品种创制中心研究员王沅江与团队成员包强正在数千亩的金井茶园里“挖虫”,并向基地种植农户传授如何通过害虫监测开展生物防治。

 

茶角胸叶甲是近年来南方茶区为害成灾的“害虫新贵”,属于鞘翅目叶甲科角胸肖叶甲属的一种甲虫,即便是成虫长度仅有4毫米左右,但它繁殖较快,且具有假死性。这也让管护这片有机茶园的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范天明十分苦恼。

“我们茶园全域开展有机茶园管理模式,不用杀虫剂,以前面对该害虫我们束手无策……”范天明介绍,数年来,该企业在金井镇已种近万亩茶叶,并出口到国外,但茶园里的虫害让人防不胜防。

 

自2016年以来,在长沙县植保植检站的牵线搭桥下,该企业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合作,依托高效科研力量开展茶角胸叶甲监测与生物防控技术应用。在茶园里面里,一张张悬挂于茶丛间的可降解黄板十分醒目,这正是王沅江团队用于诱杀茶角胸叶甲成虫的秘密武器。

 

“基于害虫对颜色趋性的色板诱杀技术对茶角胸叶甲非常有效,但是需要摸清害虫的习性,比如这个虫子成虫出土两天左右,取食茶树叶片后才会性成熟进入交配高峰期产卵繁育后代,如果我们能在其交配前就诱杀到成虫,这样能够有效的减低田间下一代的卵的基数,色板的粘性有一定持效性,过早悬挂和过晚悬挂都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这对成虫出土的时期预测就非常重要了。”包强介绍,在王沅江研究员的指导下,该团队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土壤中蛹期的准确把握,提前预测成虫出土的时期,在该虫繁殖下一代之前能够有效控制。目前,这一生物防治模式已在金井有机园里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该团队还研制了一套物理捕捉装置,捕捉害虫筛选出适合有机茶园防治的微生物源药剂和植物源药剂,为茶角胸叶甲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监测—预警—防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接下来,团队将继续依托该核心样板基地,通过常态化开展田间科普,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持续推动科技助农惠农,助力产业振兴乡村取得实效。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