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省动态

杨孚初站长在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2018-10-15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作者: 【字体:

2018年10月12日

柑橘黄龙病属全球重大植物疫情,既可通过调运带病苗木人为传播,又能通过柑橘木虱自然传播,传播快侵染强,公认“可防而不可治”,其危害具有毁灭性,已成为柑橘生产上的头号杀手,引起了全世界柑橘主产区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在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呈流行扩散、加重危害态势,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省份危害严重,给柑橘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农业农村部连续4年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省农委2014年、2015年先后在永州零陵、江永召开防控现场会专题部署。全省植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农委会议精神,上下联动,攻坚克难,全力组织指导疫情防控,初步遏制了我省柑橘黄龙病流行扩散态势,控制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黄龙病防控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现就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并提出下阶段防控技术措施。稍后永霞副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讲话精神,全力抓好落实。

一、近年来疫情防控所做主要工作

从2014年柑橘黄龙病在我省进入新一轮扩散危害之初,省农委就积极向省政府汇报,与省财政等部门沟通,争取重视支持。近几年,全省加强监测预警,组织科学防控,促成了领导重视关注、财政加大投入、措施积极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基本建立了“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防联控”的防控机制。

(一)推动防控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分管副省长多次对防控工作作出批示,今年8月2日、省人大向力力副主任作出批示,特别是8月16日省委乌兰副书记也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阻截防控疫情。有关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为疫情防控鼓劲督阵。郴州、永州市委书记深入疫区调研,分管副市长亲自抓,永州市还组织各县市分管领导到江西赣州学习考察。道县结合防控实践,总结提出了“突出位子、管好苗子、护好园子、摸清底子、贴好条子、补好票子、磨快刀子、用好帽子”的防控“八子诀”。资兴规定防控任务没有完成的乡镇主要负责人既不能晋升、也不能调离。二是强化责任落实。2015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明传电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柑橘黄龙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责任。全省疫情发生区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为指挥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落实。郴州市、永州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发布政府通告,把疫情防控列为县、乡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三是财政积极支持。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持续投入,有力地撬动了市、县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保障了防控关键措施的落实。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省累计投入黄龙病防控经费达1亿多元,其中中央财政2700万元,省级财政28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近6000万元。资兴市财政计划近4年投入防控经费2900多万元,现已投入1000多万元。回龙圩管理区2018年投入400万元落实“一定两禁两统”防控措施。

(二)突出把握防控关口前移策略。我省黄龙病疫情显著特点是连片重发面积较少,总体危害程度不重,但分布范围较广,木虱不断北扩,潜在风险极高。如果柑橘苗木安全把关不严格,疫情监测不到位,阻截防控不及时,黄龙病将会大面积暴发流行,危及柑橘产业安全,严重影响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产业振兴。同时,国内外植物疫情防控实践证明,疫情预防比治理更有效、更经济。为此,我们通过科学研判全省疫情现状和风险,突出把握“防控关口前移”策略,重点抓好柑橘苗木检疫监管和疫情监测阻截,坚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疫情人为传播和木虱自然传播,从行动上迅速封锁扑灭新发疫情,构建了疫情阻截的防火墙和“天网”。

(三)大力开展苗木安全检疫监管。近年来,全省植保植检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检疫联合执法,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乱引乱调柑橘种苗等非法行为。同时,整合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柑橘苗木繁育监管,严禁疫情发生区露天育苗,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坚决销毁染疫苗木。2017年全省开展柑橘苗木检疫执法检查105次,查处案件15起,销毁苗木20万余株。近几年,结合每年9月的全国植物检疫宣传月,各地按照活动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活动形成了全省植物检疫多点联动、全域阻截的良好局面。我们确定2018年为全省农业植物检疫执法年,4月在江永县举行了启动仪式。重点针对柑橘苗木进行检疫检查,截止7月底,全省已出动专职检疫员近1000人次,查处立案100多起,销毁柑橘苗木近200万株。

(四)认真做好柑橘木虱监测。全省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柑橘木虱监测网络,在36个疫情发生县及其毗邻县设立200多个监测点,开展定点监测与随机调查,建立健全信息上报制度。实行重要时段一周一报、其他时段两周一报、重大疫情信息即时上报的监测工作机制。2017年全省累计上报木虱信息1440期次,2018年已上报1260期次,基本做到了及时准确掌握柑橘木虱发生动态,严密监测传播风险。

(五)全力开展木虱统防统治。以认真实施中央柑橘黄龙病防控补助项目为抓手,在重点区域开展木虱统一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降低木虱虫口密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中央补助项目县年均实施木虱统防统治30多万亩次,其中开展飞防4万多亩次。同时示范带动全省统一防治200余万亩次,培育木虱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32个。通过开展统防统治,木虱虫口密度持续降低、比高峰期的2015年减退70%以上,有效切断了疫情传播途径。

(六)切实抓好病树普查清除。按照省农委下发的专门文件,各地每年安排部署进行黄龙病病树普查清除。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砍一株保一园,砍一园保一片,砍一片保一业”的口号,得到了柑橘主产区政府和广大橘农一致响应。各县市区于每年10-12月组织宣传培训与发动,逐乡逐村逐组开展普查,以红鼻子果作为主要识别特征,作好病树标识,建好记录台账,逐园逐株对病树进行清除,做到应砍尽砍,确保不留死角。截止目前全省累计砍伐病树700余万株。

(七)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发生区各县市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开展黄龙病宣传培训。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橘农。坚持统揽不包揽的原则,以橘农为主体,通过发放资料、张贴通告、电视宣传等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活动,让每个橘农了解黄龙病的严重危害性,消除惜砍心理,既树立防控信心,又自觉采取行动。二是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每年全省共举办各种黄龙病培训班300期左右,召开苗木生产经营者座谈会、现场观摩会近2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上千人次、果农上万人次,防控技术基本普及到千家万户。

(八)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柑橘黄龙病的基础研究,如柑橘木虱带毒机理、木虱群体监测手段、黄龙病快速检测技术等还研究得不深不透,支撑作用不强。为此,我站与湖南农大、湖南省农科院合作,联合开展“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攻关,取得了部分创新成果,并边研究边示范,为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九)加强防控工作督导。开展督导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省农委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组织植保、经作等部门负责人和高校院所有关专家,联合开展了多次黄龙病防控工作督导。在督导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每次都下发督导情况通报,扬先进激后进。2017年上半年,省农委原主任刘宗林同志根据全省春季防控工作督导通报,亲自给道县、江永、回龙圩管理区3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写信,力促防控工作落实。省农委主任袁延文同志更是高度重视黄龙病防控工作,多次听取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决定召开这次全省防控工作推进会,部署安排防控阻截工作。

二、下阶段疫情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下阶段,我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将在认真分析疫情形势变化和精准掌握疫情动态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综合防控、标本兼治、持续治理”的防控原则,通过科学制定防控方案,明确防控目标任务,优化防控技术措施,坚持传统防控“三板斧”,扎实念好“查、检、治、砍、育”五字诀,切实打好黄龙病疫情防控阻截战。

(一)全面“查”。加强柑橘木虱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准确摸清底子,是疫情阻截和应急防控的前提。各地要切实做好柑橘木虱日常化监测,既要抓分布动态,又要抓虫口动态;既要搞好定点监测,又要做好大面积调查。合理布局全省监测网点,增点扩面加强调查,力争网点数量达到500个,构建严密的木虱监测网络。要求全省各地于10-11月认真组织开展病树大面积普查,尤其是在柑橘采收期前“红鼻子果”症状易识别时期,普查要做到“四不漏”(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不漏园),并认真标识和登记造册。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各市州、县市区要明确专人负责,继续实行好重要时段一周一报,其他时段二周一报,重要情况即时上报制度。我站加强疫情信息调度分析,做到疫情动态底子清、情况明。

(二)严格“检”。带病苗木是柑橘黄龙病人为传播的主要途径,把好苗木检疫安全是防控阻截黄龙病的第一关。一是加强检疫签证强化安全监管。各地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认真开展柑橘种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保证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出圃、不得入园。二是严格检疫执法打击非法行为。各地要在柑橘苗木生产销售高峰期,联合林业、交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各交通要道、苗木批发市场等地进行巡查,并组织开展跨区域检疫联合执法检查,全力围堵不合格苗木,禁止从疫情发生区调入柑橘苗木,对无证调入的柑橘苗木坚决予以销毁;全面清查柑橘苗木繁育基地,严禁发生区露天育苗。

(三)分类“治”。坚持分类“防治”、主治与兼治并举,在春梢、秋梢等关键时期,柑橘木虱常发区要统一防治,其他时期要全程兼治,其中重发区域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柑橘木虱新发生区要组织开展应急防治,力争封锁扑灭。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多种防治模式和机制,试点探索政府购买专防组织承包服务开展统防统治,大力探索实施政府采购药剂统一防治,即统一提供药剂、统一施药时期、统一施药作业开展联防联控,示范探索以村规民约为规则开展一定区域内的群防群治。科学用药,注重对口药剂合理轮换,防范柑橘木虱抗药性产生,并积极组装集成柑橘木虱飞防技术,示范推广飞防模式,控制虫口密度常年处于极低水平。当前,正值柑橘秋梢木虱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在木虱发生区迅速组织防控,尽全力切断黄龙病自然传播途径。

(四)坚决“砍”。病树是黄龙病菌存在的重要载体,清除病树是减少直至消除菌源的关键措施。发生区各地要坚决落实“三砍三保”,做到应砍尽砍,并严格按照“五步法”彻底砍除,不能只砍发病枝条,对确诊的病树一定要整株砍除,不留菌源隐患。同时,要站在保障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不断完善砍树补助机制,重点补助补种柑橘健康大容器苗木和改种其他作物种苗,以有效补偿农民砍病树损失,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健康“育”。切实加强柑橘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提高健康苗木供给能力。各地一定要以健康苗木的供给能力确定柑橘产业的发展速度。黄龙病发生区要加大柑橘健康大容器苗繁育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补种健康大容器苗,做到有一砍一、随砍随补、动态平衡,有效降低新种苗木染疫风险。同时,各地要加强柑橘无病毒苗圃和繁育基地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种苗真正健康,让农民能够买到放心安全苗。

各位领导、同志们,全省植保植检系统是柑橘黄龙病防控的主要职能部门,全系统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尤其是永霞副主任的讲话要求,时不我待、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切实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坚战,为保障全省柑橘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做出更大贡献。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