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18年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局)长会议纪要》的通知

2019-01-20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作者: 【字体:

农技植保〔2018〕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海南省南繁管理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植检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为加强全国植保植检体系建设,推进植保植检工作创新,2018年11月21-2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2018年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局)长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植保植检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新阶段植保植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了植保植检工作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安排了当前和近期重点工作,观摩了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产品交易会。现将《2018年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局)长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农技中心

                                                                                 2018年12月3日

2018年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局)长会议纪要

11月21-2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局)长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植保植检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新阶段植保植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了植保植检工作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安排了当前和近期重点工作,观摩了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产品交易会。全国各省级植保(植检)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四川等5省(区)作了典型发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主持。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植保植检事业创新发展、成绩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虫口夺粮”端稳饭碗。近5年,全国病虫草鼠害年均防治面积83.8亿亩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530多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4%;挽回蔬菜、果品约2.3亿吨和7200万吨,分别占蔬菜、果品总产量的28.5%和25.2%,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做出了贡献。监测预警更加精准。通过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物联网、害虫性诱智能化设备加快应用,病虫调查和信息报送加密加力,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升。防控机制逐渐完善。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重大病虫灾害防控机制,全国各省(区、市)已有350多个地市、1700多个县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的病虫防控指挥部,防控工作已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重大病虫害持续治理。通过实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措施,历史上“千年蝗灾”得到有效治理,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危害大幅下降,小麦条锈病等流行性病害危害程度明显减轻。

(二)疫情防控守护产业。近年来,围绕重点产业,抓住关键环节,检疫审批监管、疫情监控阻截和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有效守护了农业产业安全。审批监管便捷高效。近5年,累计完成国外引种检疫审批5万批次、产地检疫34万批次、调运检疫52万批次,审批数量质量稳步提升,有力保障了用种安全。监控阻截及时有效。健全全国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处置了黑龙江马铃薯甲虫、天津苹果蠹蛾等首发重大疫情,快速铲除贵州省平塘县红火蚁疫情,防止“中国天眼”重大工程设施受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制定稻水象甲、柑橘黄龙病等12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在疫情发生区、传播通道区建立30个综合治理示范区,带动地方开展防控,江西、广东等地柑橘黄龙病得到有效控制。

(三)绿色防控提质增效。在绿色植保理念引领下,通过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和政策引导,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从2012年的12%提高到2017年的27.2%,示范区减少用药30%以上。防控模式集成创新。通过实施果菜茶全程绿色防控、蜜蜂授粉集成示范等项目,集成了150多套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防控方式融合发展。推动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引领了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2017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5.5亿亩以上。防控药剂替代加速。各地大力推进科学用药,加快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品种和使用结构日趋优化,部分省份高毒农药使用比例降到1%以下。

(四)社会化服务激活多元。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群众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化蓬勃发展。服务组织明显壮大。服务组织由2012年的1.2万个发展到8.8万个,从业人员由80万人发展到131.2万人,日作业能力由3000万亩发展到9000万亩。服务方式不断转优。由以往代防代治逐步转变为作物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承包服务,由本地服务转变为跨区服务。同时服务链条逐渐延伸,由单一的病虫害防治,向耕种、病虫防治、水肥管理、机收等生产全程服务转变。服务内容全面升级。由过去单一的化学防治转变为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五)国际合作提升影响。立足服务我国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有害生物全球难题。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作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亚太植保协定缔约方,按照公约要求组织开展有害生物监测治理及相关检疫监管,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有序开展。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积极选派专家参与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制定,提出重要标准议题、标准草案评议意见,为制定全球协调一致、科学可行的国际标准贡献“中国智慧”。提升区域共治能力。通过与周边国家开展双边有害生物监控技术合作,提升对跨境有害生物的控制能力。通过实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组织的区域合作项目,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宣传推介我国植保优势技术和产品,共同提高农业有害生物治理水平。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生态和社会环境发生新变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植保植检工作既具有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农产品提质,对农药减量增效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安全要求提高。随着新的《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农药面源污染治理由行政问责上升为法律问责,降低农药过量使用和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植保植检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二是减药压力增大。当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某些种类、应急时期仍然无法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某些领域、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农药过量使用和乱用滥用问题,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成为时刻绷紧公众神经的焦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不好将会影响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绿”化程度不够。绿色防控与价格低、见效快、操作简单的化学防治相比,在农民接受度、应用规模和集成成熟度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影响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全球气候变化,给掌握病虫灾变规律带来了新课题。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随之变化。全球性气候变化,导致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改变,带来病虫害发生区域扩大、适应性增强、发生频次增多,增加了防灾减灾难度。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变化,重大病虫害灾变因子增多。一些轻简高效生产方式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客观上为病虫害提供了越冬(夏)的场所、增殖的温床和扩散的途径。三是农药过度使用,害虫抗药性问题突出。由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生产上长期、单一使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新烟碱类农药,导致目前小菜蛾、烟粉虱、稻飞虱、二化螟、棉蚜等多种害虫抗药性剧增,大大降低了药剂防治效果。

(三)种植结构调整,为监控靶标和服务模式增加了新任务。一是结构布局调整,增加了新的监控靶标。随着种植结构加快调整,必须由过去主要关注粮食作物病虫害向粮、经作物病虫害并重转变,必须强化经济作物病虫害精准测报和精准施药研究,必须解决除草剂药害问题和小宗经济作物无药可用问题,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二是规模化经营与小农户生产并存,增加了新的服务对象。随着农村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必须要对标农业经营主体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指导和服务,促使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加速多元化发展。三是现代技术深入农村,增加了新的服务手段。要适应新技术革命快速发展新形势,必须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植保植检领域的应用,促进服务和推广方式方法创新,走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之路。

(四)国内外市场融合,对植物疫情阻截监管构成了新挑战。一是境外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加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纵深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繁荣、人员交流频繁,进口植物、植物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境外疫情传入的风险居高不下,2012年以来已有8种新的有害生物传入我国,2017年口岸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多达379种。二是国内植物疫情随调运扩散的威胁加大。由于国内频繁的种子(苗)引进调运、农产品贸易往来,加快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种子(苗)引进、农产品调运、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传入、定殖、扩散,造成疫情蔓延和远距离传播。

会议要求,各级植保植检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清改革新形势,把握发展新机遇,研究解决新问题,夯实支撑新条件,努力开创新局面。重点提升六大能力。

(一)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疫情监管能力。植物检疫是农作物病虫防控的第一道关口,是产业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守护者,必须强化风险防控,将疫情扑灭在初发状态、控制在局部区域。要紧盯重大疫情。针对柑橘黄龙病、苹果蠹蛾等重大疫情,适时划分非疫保护区、阻截前沿区和综合治理区,研究制定阻截防控技术方案,坚决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关注新疫情动向。针对国内外新发疫情,加强疫情监测与跟踪分析,及时发布疫情风险警报,研究制定处置预案。要强化种子种苗监管。聚焦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监管,建立制种基地专项联查、批发市场常规巡查、进口种苗隔离试种制度,提升国内种苗产地检疫覆盖率、调运检疫带证率、国外引进种苗跟踪监管率。要抓好风险分析。抓紧研究制定我国植物疫情风险分析工作方案,建立风险分析方法、技术和标准体系,有重点地开展风险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决策建议。

(二)强化手段建设,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监测预警是病虫综合防控决策服务、综合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必须加快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抓好植保工程。精心实施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疫情监测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建设,构建植保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的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控网络体系,实现部、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互联互通。要提供精准指导。总结推广马铃薯晚疫病实时监测预警决策系统等建设经验,面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和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实时监测,指导科学防控。要强化信息服务。加强监测信息汇总分析,制定农作物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利用手机这一新“农具”,实时为农户提供农事信息服务。

(三)强化集成示范,提升绿色防控能力。绿色防控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要把握核心要素,即使用的投入品要“绿”、防控措施对环境要“绿”、产出的农产品要“绿”。要加大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利用重大病虫防控转移支付专项等财政项目推动绿色防控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补贴政策,争取将绿色防控措施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补偿等政策扶持的范围。要加大示范引领。集成示范可复制、可推广、轻简易行、农民乐意接受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绿色防控专题培训班、农民田间学校、现场观摩会等形式,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绿色防控的氛围,让绿色防控深入人心。

(四)强化机制创新,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发展植保社会化服务是提高防控效率、农药利用率、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水平的关键措施,必须推进专业化防治服务跨越式发展。要转变发展模式。由单病单虫防治向全程解决方案转变,将总体防治效果或控制损失率作为检验效果的标准,引入保险机制,降低服务组织的风险,并积极探索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模式。要扶持做强做优。积极争取农机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开展“千强组织”和“星级组织”评选,促进专业化组织做强做优。要强化规范管理。推动出台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引领专业化防治服务规范化发展。开展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质量跟踪评价,对于服务质量差、信誉不良的服务组织及时纳入诚信档案管理。

(五)强化法规建设,提升法制保障能力。法制是植保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加强植保法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植保法治保障薄弱的问题。要健全法规体系,积极争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早日颁布施行,着手对其宣贯、配套规章制定等工作。要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职能配置,积极修订《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启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修订工作,完善植物检疫法律体系。要健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植保标准体系框架,抓紧完善植物检疫、病虫监测、病虫防控、安全用药等标准(规程),加快制定与绿色植保投入品关系密切的生产、管理、试验示范及应用效果评价标准。要完善应急预案。根据重大病虫、疫情的新变化,修订完善应急防控预案,一旦发生发现重大病虫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支撑能力。人才队伍是植保植检事业发展的关键。植保植检工作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组建专家队伍。分专业组建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专家组,制定运行制度,充分发挥专家的特长和优势,及时提出重大病虫防控的指导意见。要加强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或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研、推广项目,立足实践锻炼人才;研究策划实施植保体系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力争让每一名植保植检人员接受一次轮训。要加强作风建设。弘扬“爱事业、有热情、懂专业、敢担当”的老植保精神,坚持下田间、进地头,弯下腰、伸出手,把论文和业绩写在大地上。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