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用药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2022-03-10

1、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防治对象不准,不能识别主要病虫害,跟风打药,不能对症打药。

防治时间不准,见虫打药,重治轻防,有些虫害需治小治早,有些病害需提前预防。

防治药剂不准,治病防虫药不分,乱打药,滥用药,盲目打药,打保险药。

防治剂量不准,随意加大剂量,认为剂量大效果就好,打开包装的药剂一定要打下去,怕浪费药。

施药机械选用不当,使用破旧施药机械,跑冒滴漏严重,大容量大雾滴喷药,喷头使用不当。

施药技术掌握不准,配药不规范,随意混配农药,不能科学选用喷雾助剂;不看天气施药,高温、大风天气施药,下风口施药。

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不穿戴防护用具。

环保意识淡薄,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在河流等地方清洗洗药械。不按安全间隔期要求施药。


2、如何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1)严格按照防治指标使用农药

在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的数量变化总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既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也不会无限制地减少。

如果使有害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个低密度的范围,既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又利于天敌的繁衍,对农业生产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只有当有害生物的数量达到或超过经济受害水平时,我们才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要力求做到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专治,以减少施药的面积和施药次数。这样,既能节省农药,降低成本,减轻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又能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稻飞虱:分蘖期百丛虫量300-500头,穗期百丛虫量常规稻为1000头,杂交稻1500头。

稻纵卷叶螟:分蘖期卷叶率 15%以内,孕穗期卷叶率10%以内,分蘖期及圆秆拔节期每百丛有50个束尖,穗期亩平有幼虫10000条以上。

二化螟:分蘖期枯鞘蔸率5%或枯鞘株率3%。

纹枯病:病蔸率20—30%,病株率15%。

稻瘟病:每亩有5个以上发病中心或病株率达3%。

稻曲病:水稻破口抽穗前5-7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2)选择防治适期施药

虫害:一般害虫在幼龄期抗药力弱,部分害虫在早期有群集性,许多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要到一定龄期才开始蛀孔和入土,及早用药,效果明显。二化螟、柑橘大实蝇

病害:重在预防,一般要掌握在发病前期或初期施药,一旦病菌侵入作物体内,药剂就很难发挥作用。拌种、送嫁药、水稻破口前预防性用药

杂草:,一般在苗期施药最为有效;有时为了避免伤害作物,也常在播种前或发芽前施药(土壤封闭)。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主治病害)

种子处理针对性强、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在药效期内可发挥“药等病虫”作用,不仅促进防治关口前移、减少农药用量,还可以培育壮苗。可预防恶苗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害,以及秧田期稻秆潜蝇、稻蓟马和稻飞虱等害虫为害。

秧苗送稼药技术

秧田送嫁药,可有效预防大田前期螟虫、稻蓟马、稻飞虱、稻杆潜蝇等害虫。

(3)选择适宜剂量施药

一是药液或药粉的使用浓度要适宜(注意兑水量或稀释倍数)。一般说,浓度越高,效果越大;但超过有效浓度,不仅造成浪费,还有可能造成药害;低于有效浓度又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二是单位面积上的使用量要适宜(按照使用说明的推荐剂量,病虫草抗性倍数高,可适当增加用量)。

(4)合理混用农药

科学合理混用农药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农药制剂的作用。


目前有两种混用方法:

一是把两种或三种的农药原药混配加工,制成复配制剂,由农药企业实行商品化生产,防治人员不需要再行配制。

二是现场混配使用。防治人员根据有害生物防治的实际需要,把两种或三种农药混合施用。

农药混配顺序

混配顺序要准确。根据农药的剂型来混配,顺序是:可湿性粉剂 — 水分散粒剂 — 悬浮剂 — 微乳剂 — 水乳剂— 水剂 — 乳油。(原则上农药混配不要超过三种)。

按水溶性顺序来排的,水溶性比较差的先放,可以多溶解一会,水溶性越好的排在后面,而乳油是一定要放在最后的,因为如果先放乳油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乳油包住粉剂的情况。

农药混配注意事项

二次稀释:每种药剂要先用清水单独稀释,待一种药剂充分溶解后倒入药桶(桶内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并不断搅拌均匀,再按顺序依次配好下一种药剂,再倒入药桶并不断搅拌均匀。待几种药剂都配完,再加水稀释到所要的浓度。切不可将几种所混药剂直接混合后再加水稀释。

相同剂型混配:尽可能选同样的剂型混配,如果是乳油,就尽可能选择乳油剂型农药混用,不要混搭剂型,因为助剂系统不一样,容易出问题!

现配现用、不宜久放。药液虽然在刚配时没有反应,但不代表可以随意久置,否则容易产生缓慢反应,使药效逐步降低。

农药混用方法

1、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混用

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混用,混配后能够增加对靶标的毒力,提高防治效果,或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如有机磷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合应用效果较好。

2、不同毒杀作用的农药混用

杀虫剂有触杀、胃毒、熏蒸、内吸等作用方式,杀菌剂有保护、治疗、内吸等作用方式,如果将这些具有不同防治作用的药剂混用,可以互相补充,会产生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不但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以延缓病菌对内吸性杀菌剂产生抗性,生产中经常将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混用,效果不错。

3、作用于不同虫态的杀虫剂混用

作用于不同虫态的杀虫剂混用可以杀灭田间的各种虫态的害虫,杀虫彻底,从而提高防治效果。特别是对于发生不整齐、具有世态交替现象的害虫具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红蜘蛛,杀卵、幼螨、成螨的药剂混用,一次杀尽各种虫态,杀得干净。

4、具有不同时效的农药混用

农药有的种类速效性防治效果好, 但持效期短;有的速效性防效虽差,但作用时间长。 这样的农药混用,不但施药后防效好,而且还可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 烯啶虫胺与吡蚜酮混配、呋虫胺与吡蚜酮混配

5、作用于不同病虫害的农药混用

几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作用对象不同的杀菌剂或杀虫剂混用,弥补了单一制剂不能同时兼治多种病虫害的缺陷,可以减少喷药的次数,减轻劳力,从而提高功效。

不能混用的情况

1、混配后影响药剂的生化稳定性

乙虫腈和阿维菌素不能混配使用。 因为乙虫腈的作用靶标位点是害虫的氯离子通道, 而阿维菌素则是氯离子通道激活剂,作用方向相反,如果这两种药剂混配,药效不增反降。

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不能和碱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混配,有机硫杀菌剂代森类和福美类对酸性农药敏感。

一些农药不能和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混用,如:甲基托布津、二硫化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等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2、混用后物理性状发生变化的不能混用

即混合后产生分层、絮结和沉淀、乳剂破坏、悬浮率降低甚至有结晶析出的,不能混用,也不能出现发热、产生气泡等现象。如磷酸二氢钾不能跟含钙、镁、锰、锌、铜、铁等元素的肥混配,磷酸根易跟钙、镁等产生沉淀,中和肥效。

3、混用后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的不能混用

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混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与铜制剂混用,福美双、代森环类杀菌剂和碱性药物混用,会生成对作物产生严重药害的物质,因此不能混用。

4、具有交互抗性的农药不宜混用

如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具有交互抗性。 混合不但不能起到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作用,反而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所以不能混用。

5、生物农药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许多化学杀菌剂对生物农药具有杀伤力, 因此,微生物农药与杀菌剂不可以混用。如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农药和叶面肥,不能和杀菌剂混用。

合理轮换用药

任何一种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它所防治的病、虫、草、鼠害都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随着单一用药的时间增长或浓度不断提高,抗药性也会逐渐增强,降低防治效果。

提倡在同一地区、同一作物不要长期单一地施用某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这样就可以切断病虫抗药性种群的形成过程。

从农药的科学使用来说,应提倡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来防治病虫草鼠,既能减少病虫产生抗药力和降低残存个体通过遗传产生的抗药性,又能相对减少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选用先进高效药械

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低容量电动喷雾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这些药械具有雾化效果好、作业效率较高的特点,适宜大面积作业。

植保无人机施药优点

一是作业效率高,每天作业面积150~300亩,是常规喷雾器的15~20倍;二是施药液量少,无人机是属低容量喷雾,亩用量1~2升,而常规用量为15~30升;三是喷药均匀,流量和飞行速度匹配,喷药均匀度较好;四是对施药者安全,施药者不直接接触农药,可避免施药时农药中毒;五是减轻劳动强度,不用背着50~60斤的药箱在田间作业六是白天晚上都可作业,机械利用率高;七是减少农药用量,能够减少10%左右的农药用量。


(7)合理使用喷雾助剂

喷雾助剂:又称桶混助剂,是在农药使用时与农药产品一起添加在药液桶中、现混现用的一种助剂产品,混合均匀后能改善药液理化性质的一种农药助剂。


无机盐类

无机盐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除草剂的吸收和解除Ca2+、Mg2+、Fe3+等金属离子对除草剂的拮抗作用。无机盐特别是含氮肥料作为除草剂助剂较为普遍。主要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无机盐类助剂对环境要求高,温湿度适宜时有增效作用。用量为喷液量的0.12%--0.5%。

表面活性剂类

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提高农药药液在靶标上的润湿铺展性能,具有减少雾滴漂移、流失,溶解非极性植物物质(部分叶面角质层、细胞壁几丁质)的功效。该类助剂缺点:与植物无亲和性、安全性差;在干旱条件下增效不明显,对环境有污染。用量为喷液量的0.1%--0.5%。

有机硅类

有机硅助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远远高于常规表面活性剂,能极大促进药剂扩散,甚至可以使药剂通过气孔进入植物组织。通过增强药液对植物体表、昆虫体表的润湿和覆盖,提高药效。但该类化合物对水溶性pH 值相当敏感,在pH<5或者pH>9的情况下都极易缩聚水解而失去作用。

矿物油类

能促进农药在植物叶片和昆虫体表蜡质层的渗透吸收,也能够堵塞昆虫气门,从而使昆虫的呼吸受阻,严重时导致缺氧死亡。矿物油既能作物增效剂,又能单独作为杀虫剂使用。作物增效剂使用的矿物油主要有:石蜡油、机油、柴油、煤油等,一般都需要加入乳化剂形成乳剂,使其以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不透明乳液,才能作为喷雾助剂使用,如果将市售的机油、柴油直接加入农药药液中,则容易产生药害。矿物油在杀虫剂中应用较多,增效效果明显。缺点:选择性差。湿度最好大于65%,否则已出现药害。

植物油类

植物油类喷雾助剂能增加药液粘度,减少挥发、漂移损失,耐雨水冲刷,提高农药利用率。与作物有亲和性、对作物安全。对作物及昆虫体表的蜡质层有亲和性,能够溶解蜡质层,促进药液的吸收和渗透,并能在靶标表面形成液膜,减少挥发、漂移损失。使用时不受温湿度条件和药液pH的限制。

合理使用喷雾助剂

根据施药环境、农药性质、植物特征、气象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添加喷雾助剂。若喷雾点附近有对所喷农药敏感的植物或动物(如蜜蜂等),则需要在药液中添加防漂移助剂,如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钠。对内吸性农药喷雾,添加渗透剂将增加药剂进入植物体或虫体的速度和比率,提高防治效果。对表面有蜡质层的植物叶片喷雾,添加润湿展着剂将会增加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润湿能力,如AG6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施药时,空气湿度小,则选择雾滴蒸发抑制剂(保湿剂),防止药液雾滴过快蒸发,如甘油等;喷雾时,风速较大、喷雾后可能降雨,添加喷雾黏着剂,可提升药液雾滴粘附在叶片表面的能力,如聚乙烯醇等。对于水稻等疏水性作物,添加喷雾助剂可以显著提高药液在叶面的沉积量和持着率,而对于棉花等亲水性作物,应用喷雾助剂反而会导致药液流失,不提倡在亲水性作物上应用喷雾助剂,如果应用,则应适当减少喷雾的药液量,对于难润湿作物,喷施农药时需要添加润湿型桶混助剂(如有机硅等);对于易润湿作物,喷施农药时可添加滞留型桶混助剂(如烷基酚类的OP-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