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植保技术 > 试验示范

吉首市草地贪夜蛾不同药剂防效试验报告

2019-06-19 来源:吉首市 作者:时明刚 【字体:

为尽快探索草地贪夜蛾防控有效措施,在防治指导上做到精准用药,精准打击,切实为防控工作提供植保技术支撑。吉首市植保局认真贯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以农药使用减量控害为己任,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使用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品中选择在本市药店销售的部分样品,开展不同药剂防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1、试验地点与时间:马劲坳新湾村,己略乡结联村。面积2801.4m2。2019年6月12-13日。

2、玉米生育期及虫龄:拔节-抽雄期,2-6龄均有。

3、供试药品:1)、单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氯虫苯甲酰胺、5%高效氯氟氰菊酯、95%乙酰甲胺磷、10%虫螨腈;2、复配剂: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

4、实验设计:试验选择在海拔不同,玉米生育期不同(拔节-小喇叭口期和抽雄期)草地贪夜蛾危害重的丘块,每个玉米生育期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66.7m2,每个处理小区虫伤株在20株以上。

5、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均为上午9:00-下午3:00之间,喷雾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药水喷于喇叭口。

6、调查方法:药后1天调查虫口死亡率,计算防治效果。

表1

处理

亩用药量

调查有虫株数

生育期

 

药后1天调查

备注

 

 

活虫数

死虫数

防 效

 

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30g/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1.33

24.7

94.9%

活虫数均为高龄幼虫

5%氯虫苯甲酰胺

60g/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11.64

11.7

50.12%

5%高效氯氟氰菊酯

60ml/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17.48

14.3

45%

95%乙酰甲胺磷

60g/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2.67

25.5

90.5%

10%虫螨腈

54g/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8.64

19.6

69.40%

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

45g/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1.67

55.86

97.1%

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

60ml/亩

20个以上

大喇叭口

1

26.0

96.3%

     

     表2

处理

亩用药量

调查有虫株数

生育期

 

药后1天调查

备注

活虫数

死虫数

防 效

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30g/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4.3

20.58

82.7%

活虫数均为高龄幼虫

5%氯虫苯甲酰胺

60g/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21.0

13.8

39.6%

5%高效氯氟氰菊酯

60ml/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24.3

6.5

21.11%

95%乙酰甲胺磷

60g/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5.7

20.46

78.1%

10%虫螨腈

54g/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12

8.7

42.0%

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

45g/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4

25.63

86.5%

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

60ml/亩

20个以上

抽雄期

3.33

19.32

85.3%

7、实验结果:1)拔节期的7个处理防效为:氯虫苯甲酰胺50.12%、虫螨腈69.43%、高效氯氟氰菊酯45%、乙酰甲胺磷90.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94.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96.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97.1%。

2)抽雄期的7个处理:氯虫苯甲酰胺39.6%、虫螨腈42.0%、高效氯氟氰菊酯21.11%、乙酰甲胺磷78.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2.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85.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86.5%。

8、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得出,防效最好的药品依次为: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97.1%、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96.3%、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94.9%、95%乙酰甲胺磷90.5%。药品单亩单次用药价格依次为:15元、15元、5.4元、7.5元。每个供试药品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用药防效分别下降10-20个百分点。

9、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分析,从不同生育期防效上看,防治应在苗期-大喇叭口期最佳,植株高度直接影响防治效果;从防效上看复配药剂高于单一药,平均高出4个百分点,但从农药使用零增长和成本投入角度,加上单一药剂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因此,建议推广使用防效高的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95%乙酰甲胺磷。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